中国专业心脏病医疗服务平台
导语怀孕分娩,在很多人眼中是一件自然平常的事情,然而最近一则“医院”的新闻在网上闹得沸沸扬扬,也让不少人倒吸了一口冷气。究竟是怎么回事?小编给您详细道来。
最近,北医三院在官方网站发布尸检结果,称,北医三院产科患者杨女士,34岁,妊娠26+周(自然受孕),高血压合并子痫前期,年12月28日收入院。既往高血压病史十余年,胆囊结石等。住院后行系列检查和专家会诊,经治疗病情相对平稳。年1月11日出现胸痛继而突发呼吸心跳骤停,经多科室联合抢救无效死亡。初步判断猝死原因为主动脉夹层破裂。尸体解剖所见符合主动脉夹层破裂出血。主动脉夹层初期症状不典型,一旦发生主动脉夹层破裂导致心包压塞,抢救成功率很低,死亡率极高。
罪魁祸首竟然是:主动脉夹层!
oh,mygod!
主动脉夹层是个什么东东?
要讲清楚这个疾病,咱还得从血管说起。咱身体里最粗的一根血管当属主动脉,它从心脏穿出,内部的血流量超大,血液冲击血管壁的压力也超大。
主动脉有3个兄弟组成,由内而外分别叫内膜、中膜和外膜,兄弟们贴合紧密,各有担当,成为血液大军安全运输的“铜墙铁壁”。偷袭?没门!
当主动脉的内膜生病时,有强大冲击力的血液会冲破内膜,进入中膜,在中膜层内形成一个可容纳血液的腔隙(假腔),同时伴有动脉壁的撕裂,叫主动脉夹层。
形象点就是这样↓↓
从外观上看,就变成下面这样↓↓
它是医学界公认的起病急、病情凶险的疾病,48小时内死亡率以每小时1%的速度递增,7天内死亡率高达60%~80%,能够死里逃生的算是极度万幸。
主动脉夹层会光顾哪些人?
到目前为止,主动脉夹层的具体发病机制还不清楚,根据权威数据显示,高血压、马凡综合征(一种遗传性疾病)、吸烟、饮酒、单纯性肾囊肿、主动脉瓣二瓣化畸形、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性心绞痛等都是咱国人主动脉夹层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如果你中枪了,就要提高警惕。
数据来源:《中国循证医学心血管杂志》
对于在怀宝宝期间发生高血压(医学上叫妊娠高血压,简称妊高症)的妈妈们,也可能会发生主动脉夹层,只是这种情况比较少见。
另外,主动脉夹层也有相对的时间规律性,冬季易发,夏季发病率较低,一天之内在上午6~10点和下午3点左右易发。年龄嘛,好发45~70岁。
主动脉夹层发生前,有什么预兆吗?
主动脉夹层症状因人而异,但常见的首发症状是突发的、剧烈胸痛。
疼痛部位:胸部、背部,有的人会出现疼痛向颈部、肩部、四肢、腹部放射。
疼痛特点:难以忍受的剧烈撕裂般的胸痛,持续时间长达半小时以上
严重者脸色苍白、大汗淋漓、皮肤湿冷、有濒死感,血管随时有破裂引发猝死的危险,医院抢救。
因为主动脉夹层需要通过血管造影、CT增强血管成像、核磁共振等检查才能发现,所以一般的检查手段(包括普通产检)是发现不了的。
上面说了,这个家伙这么凶险,抢救成功率这么低,难道就没法儿治它?
答案:有!
遭遇主动脉夹层,放弃还是勇敢出击?
主动脉夹层虽然凶险,但也不能完全放弃抢救机会。如果有突发的撕裂样剧痛,应毫不犹豫马上拨打急救电话,医院进行抢救。医院,确诊主动脉夹层后,除了药物,多采用开胸主动脉置换手术,或植入有膜的支架封堵破损口进行治疗。
当然,最重要的还在于预防,尤其是血压和心率的控制。具体如下:
1遵医嘱正确服药,不擅自停药减药,使血压维持在合理范围内;
2不做剧烈运动和重体力活动;
3学会自测心率、脉搏、血压,消除危险因素;
4戒烟戒酒,建立科学健康的生活习惯;
5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定期复查!定期复查!定期复查!
讲了这么多,其实小编最想说的是,为了自己,也为了爱你的人,珍惜身体,珍惜生活的每一天吧!
封面图片来源:中国网
欢迎分享评论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