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心肺复苏流程
1.评估病人的意识:以区别正常入睡与昏迷
大声询问“喂,喂,您好吗/您怎么了?”
再轻拍病人肩部,以确定病人有无意识
若无意识反应,立即向边上的人呼救,呼叫急救中心(),同时马上进行心肺复苏术。
要点
*大声询问
*拍肩膀,禁忌剧烈摇晃患者
*呼救
2.安置病人体位:
所有病人应在平躺的姿势下接受心肺复苏术,以增加急救时对脑部的血液循环,提高复苏效率。
要点:*进行CPR前,先将患者仰卧位放到硬质的平面
3.心肺复苏术
顺序:C-A-B(胸外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
3.1胸外按压
按压部位:胸骨下半段,即胸部正中、两乳头联线的中点。
按压深度:至少5cm,按压与放松的时间相等。
按压频率:每分钟至少次。
按压方法:用掌根重叠放在另一手背上使手指脱离胸壁,可采用两手指交叉抬起法。
抢救者双臂应绷直,双肩在患者胸骨上方正中,垂直向下按压,按压力量应足以使胸骨下沉至少5cm,压下后即放开,但双手不应离开胸壁,使胸骨自行弹回原位,如此反复操作。
注重每次按压后使胸廓回弹恢复原状,尽量避免按压中断。
3.2开放气道
头后仰-抬下颌手法
下颏前冲手法
非专业人员:所有患者均使用头后仰-抬下颌手法。
专业急救人员:使用头后仰-抬下颌手法;必要时,使用下颏前冲法;如后者不能有效开放气道,则改为头后仰-抬下颌法。
3.3清除口腔异物
CPR中每次开放气道时,复苏者应查看患者口腔有无异物并予以清除,简单的查看不应延长通气和30次胸外按压的时间。
手指挖除异物的手法仅在专业人员看见固体异物梗阻于昏迷患者的气道时运用,未见异物时不提倡常规盲目挖异物,因其可能对患者或复苏者有害。
3.4人工呼吸
保持呼吸道通畅是人工呼吸的先决条件。
用放在患者病人前额的手的拇指和食指,捏闭患者的鼻孔。
抢救者吸一口气,张开嘴贴紧患者嘴巴,注意要把患者口部完全包住,用通常的力气吹入(-ml)患者口内,直至患者的胸廓上抬。
一次吹气完毕后,立即与患者口部脱离,吸入新鲜空气,以便作下一次人工呼吸,同时放松捏鼻的手,让患者从鼻孔呼气。
注意:以往判定呼吸采用的“看、听、感觉”方法已从流程中删除。因为这些动作并不协调一致,也耗时。
3.5按压与人工呼吸比率
非专业人员:无论1人或2人法,成人、儿童或婴儿均为30∶2。
专业人员:成人/儿童/婴儿1人法与成人2人法为30∶2,婴幼儿2人法为15∶2。
有双人或多人在场时,每2分钟更换按压和通气的角色,防止按压者疲劳以及按压质量与频率的下降。
3.6自动除颤仪(AED)的使用
电极安放位置
根据电极片上的标示的位置安放。
通常右侧电极板放在患者右锁骨下方,左电极板放在与左乳头齐平的左胸下外侧部。
如果患者大量出汗,则在连接电极板和试图除颤前,应迅速将患者的胸部擦干。
注意:
当AED分析节律时,确保没人再接触伤病员。
如指示行电击:
1.确保没人再接触伤病员。
2.按电击指示按钮(全自动AED会开始自动电击)。
3.继续按照语音/操作提示进行操作。
如无指示电击:
1.立即恢复心肺复苏,按30次按压,2次人工呼吸的比率复苏。
2.继续按照语音/操作提示操作。
3.继续按照AED的提示操作,直到有资格的急救人员到达,并接管伤病员,或伤病员开始出现正常呼吸。
注意:所有复苏者应在1次除颤后立即开始CPR(不要先评估患者反应),从胸外心脏按压开始做。应先行5个循环(约2分钟)的CPR后再评估节律,并按需要再次除颤,随后应每2分钟一次检查节律。
往期精彩:
?基层诊所开展输液,必须有这样的前提条件(基层诊所医生必看)!
?医院心内科刘兴斌教授亲自讲解:冠心病、心绞痛等相关疾病培训!
?每个人患癌概率都是22%,这10种习惯让你更容易患癌
免责声明:本文著作权属原创者所有,我们转载此文出于传播更多资源之目的,如涉著作权事宜请联系删除。
觉得文章不错,请在文末点赞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