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诊断和治

自年我国《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诊断和治疗指南》发布以来,近年在该疾病领域又积累了众多临床证据。参考和年ACC/AHA及年ESC发布的最新指南,并结合我国国情及实践,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等组织国内专家对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STE-ACS)诊疗领域的热点问题进行了全面讨论并达成一致共识,在此基础上编写了此版指南。现就本指南诊断部分核心内容进行摘录。

诊断

1、临床表现

以加拿大心血管病学学会(CCS)的心绞痛分级为判断标准,NSTE-ACS患者的临床特点包括:长时间(20min)静息性心绞痛;新发心绞痛,表现为白发性心绞痛或劳力型心绞痛(CCSII或Ⅲ级);过去稳定性心绞痛最近1个月内症状加重,且具有至少CCSIII级的特点(恶化性心绞痛);心肌梗死后1个月内发作心绞痛。

2、体格检查

对拟诊NSTE-ACS的患者,体格检查往往没有特殊表现。体格检查时应注意与非心原性胸痛的相关表现相鉴别。

3、诊断方法

(1)心电图:特征性的心电图异常包括ST段下移、一过性ST段抬高和T波改变。首次医疗接触后10min内应进行12导联心电图检查,如果患者症状复发或诊断不明确,应复查12导联心电图(I,B)。如果怀疑患者有进行性缺血而且常规12导联心电图结论不确定,建议加做V3R、V4R、V7~V9导联心电图(I,C)。

(2)生物标志物:cTn是NSTE-ACS最敏感和最特异的生物标志物,也是诊断和危险分层的重要依据之一。

与cTn比较,肌酸激酶同工酶在心肌梗死后迅速下降,因此对判断心肌损伤的时间和诊断早期再梗死,可提供补充价值。与标准cTn检测相比,hs-cTn检测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有较高的预测价值,可减少“肌钙蛋白盲区”时间,更早地检测急性心肌梗死;hs-cTn应作为心肌细胞损伤的量化指标。建议进行hs-cTn检测并在60min内获得结果(I,A)。

(3)诊断与排除诊断流程:如何检测hs-cTn,建议在0和3h实施快速诊断和排除方案(图1)(I,B)。早期hs-cTn的绝对变化值在1h内可替代随后的3或6h的绝对变化值的意义,作为一种替代,建议在0和1h实施快速诊断和排除方案(图2)。如果前两次hs-cTn检测结果不确定并且临床情况仍怀疑ACS,应在3-6h后复查(I,B)。

图1通过hs-cTn检测对NSTE-ACS患者进行0h/3h诊断和排除方案

图2通过hs-cTn检测对NSTE-ACS患者进行0h/1h诊断和排除方案

注:0、1h指距首次血液检测的时间间隔。Hs-cTn界值范围与检测方法相关,图中A、B、D分别代表不同检测方法时的hs-cTn界值,C和E代表0-1h血液检测hs-cTn的变化值。

(4)无创影像学检查:对无反复胸痛、心电图正常和cTn(首选hs-cTn)水平正常但疑似ACS的患者,建议在决定有创治疗策略前进行无创药物或运动负荷检查以诱导缺血发作(I,A);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评估左心室功能辅助诊断(I,C);当冠心病可能性为低或中危,且cTn和(或)心电图不能确定诊断时,可考虑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以排除ACS(IIa,A)。

未完待续。。。

文章选自《中华心血管病杂志》年5月第45卷第5期

赞赏

长按







































白癜风发病机制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里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hyslw.net/xjtyh/63092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