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病例分享复方丹参滴丸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治

医院内二科主治医师

李慧洁

1、一般资料

1.1患者:郑某,男性,58岁。年01月10日08时50分入院。1.2主诉:反复心前区闷痛5年,加重1周。

1.3现病史:患者于5年前开始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反复心前区闷痛,呈压迫感,每因劳累或情绪激动后发作,每次持续数分钟至半小时,经休息可缓解,无伴放射性疼痛,曾在我院及外院行心电图检查提示发作时ST-T改变,考虑为心绞痛发作,长期服阿斯匹林、辛伐他汀、美托洛尔治疗,时因作息无常、劳作后症状反复。1周前患者因通宵熬夜后再发心前区闷痛,疼痛程度较前加重,发作更为频繁,轻体力劳动下也有胸痛发作,每次持续10分钟以上,在家休养一周上症未能改善,且有加重趋势,患者遂来院求诊,门诊拟“不稳定型心绞痛”收入我科,病后患者神清,精神疲倦,无恶寒发热,无头晕头痛,无汗出肢冷,无咳嗽咯痰,疼痛无放射至肩背部及左臂,无胃痛腹痛,纳食可,二便常。

1.4既往史:发现“心绞痛”病史5年,否认“高血压、糖尿病”等病史,否认“肝炎、肺结核”等病史。否认中毒、外伤及输血、中毒史。出生于当地,经商,长期饮食、作息不规则。否认家族遗传病史。

2、检查

2.1查体:T36.5℃P85次/分R20次/分BP/80mmHgv双肺呼吸音清,未及干湿性罗音,HR85次/分,叩诊心界不大,各瓣膜听诊区未及病理性杂音,肝脾肋下未及,双下肢无肿。

2.2实验室检查

心肌酶、肌钙蛋白(-)。

2.3心电图检查

-01-:00:Ⅱ、Ⅲ、AVF导联ST段下移。

2.4心脏超声检查UCG未见明显异常。

3、诊断

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

4、既往治疗

阿斯匹林mgqd;美托洛尔25mgbid;辛伐他汀20mgqn。

5、入院时治疗方案

阿斯匹林mgqd;氯吡格雷75mgqd;美托洛尔25mgbid;辛伐他汀20mgqn;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胶囊50mgqd。

6、治疗经过

6.1使用硝酸酯后第二天患者出现头痛、面色潮红并自觉心悸不安,考虑硝酸酯类药物不良反应,且用药期间患者胸闷痛症状仍时有发作,即予以停用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胶囊后-01-11改服“丹参滴丸10粒tid“。

6.2调整后治疗方案(.1.11):阿斯匹林mgqd;氯吡格雷75mgqd;美托洛尔25mgbid;辛伐他汀20mgqn;复方丹参滴丸10粒tid。

6.3患者上述不良反应消失,并心绞痛症状基本无再发作,考虑患者心肌梗死及死亡风险高,已建议进一步完善冠状动脉造影并必要时介入治疗

7、复查(.1.13)

7.1心电图

Ⅱ、Ⅲ、AVF导联ST段回复基线。

8、安全性

复方丹参滴丸主要化学成分为丹参、三七、冰片,具有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的功效,有更好的安全性及明确的增加冠脉血流量、增加心肌耐耐缺氧,保护缺血心肌、抗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改善微循环作用,副作用小,偶有胃肠道不适。

9、体会

9.1该病例病人因心绞痛症状加重住院治疗,心电图提示有明确心肌缺血,使用西药硝酸酯类药物扩张冠脉,缓解心绞痛发作过程出现明显药物不良反应,改用复方丹参滴丸口服后症状逐步缓解,复查心电图恢复为正常,且无明显药物不良反应出现。

9.2该用药显示:使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防止心绞痛发作在临床上是可行的;特别是在不耐受硝酸酯类药物的心绞痛治疗中,复方丹参滴丸可优先选择;复方丹参滴丸用于治疗难治性冠心病及冠心病二级预防;改善患者冠心病症状,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具有很好疗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hyslw.net/xjtyh/63222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