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是冠心病现代治疗的三条主线。对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SCAD或SIHD)和冠心病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因其背景和发生的机制不一样,在治疗选择方面差异也很大。本节主要介绍低危险患者、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治疗选择。
最佳内科治疗(OMT)
1.非关键部位病变,和无射血分数降低,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首选的是最佳内科治疗,即最佳内科治疗或最佳化药物治疗(OptimalMedicineTherapy,OMT)。2.支架和冠脉搭桥后,药物治疗也是基础。
经皮冠脉介入治疗
(PCI,即球囊扩张加+支架)
1.与最佳内科治疗(OMT)相比,PCI可更快速地缓解症状,但不降低死亡和心肌梗死(如下图所示)
(NEJM;:;:);
2.最佳内科治疗(OMT)相比,对血流储备分数≤0.8的单支病变,PCI可降低紧急血运重建发生率,但能否降低死亡和急性心肌梗死,是个问号(NEJM;:);
3.对无保护的左主干病变,PCI是否不劣于冠脉搭桥?——是问号(NEJM;:);
4.对无保护的左主干病变,PCI是否不劣于冠脉搭桥?新近的Excel和Noble临床试验结果,也大相径庭:一个向左、一个向右;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
1.与最佳内科治疗(OMT)相比,过去的研究结果(NEJM;:)表明,对三支病变、左主干病变、双支病变合并左前降支近端病变、特别是合并射血分数下降的病变,CABG降低死亡;2.最近的研究又肯定了对多支且射血分数35%的病变,CABG降低死亡
(NEJM;:);3.对糖尿病合并两支或两支以上病变,CABG降低死亡,但和PCI相比,增加围手术期的卒中事件
(NEJM;:);
CABG和PCI的选择
1.如果的确需要血运重建,对局部的、数目有限的病变、射血分数正常、无糖尿病和不耐受手术的患者,倾向于选择PCI;2.对广泛的、弥漫性的、射血分数下降的、合并糖尿病或瓣膜病的病变,选择CABG;3.和PCI相比,对三支病变或左主干病变,CABG降低死亡、心肌梗死和血运重建,但有增加围手术期卒中的趋势(Lancet;:);4.SYNTAXII评分有助于选择CABG获益最大的患者;
PCI相关的述评
1.和股动脉路径相比,桡动脉路径降低出血和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JACCIntv;9:);2.血流储备分数(FFR):帮助确定病变的血液动力学重要性;3.单纯球囊成型:因引起病变处的弹性回缩,除非难以植入支架,目前很少应用;4.裸支架(BME):和单纯球囊扩张相比,降低再狭窄和减少反复的血运重建;5.药物涂层之间(DES)通过抑制内膜增生而降低75%(相对)再狭窄和50%(相对)的血运重建(1年内血运重建的发生率低于5%);6.药物涂层支架是否增加晚期支架内血栓形成,是个问号;7.和裸支架(BME)相比,药物涂层支架(DES)不改变死亡和心肌梗死(NEJM;:);8.最新一代DES的再狭窄率、血运重建率和支架内血栓形成发生率都非常低;9.生物可吸收支架:数年后被吸收,但因增加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和支架内血栓形成,尚存争议,其前景是个问号,需要进一步研究;
双抗的持续时间问题
1.对所有冠心病患者,肠溶阿司匹林81mg每天一次服用终生;2.对稳定型冠心病患者,裸支架后,在阿司匹林的基础上,应服用P2Y12抑制剂如氯吡格雷或替格瑞洛等4周;药物涂层支架后P2Y12抑制剂应该服用6个月以上;3.急性冠脉综合征(ACS),P2Y12抑制剂应该服用1年以上,可进一步降低20%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15%的心血管病死亡但增加出血事件
(NEJM;:;:);4.冠心病患者如果还有下肢深静脉血栓、肺栓塞、心房颤动等“雪上加霜”等需要静脉系统抗凝的情况,考虑以下组合:“氯吡格雷+达比加群或利伐沙班等新型口服抗凝药±阿司匹林”。
参考文献:Circ;:e;NEJM;:
周鹏
医院内科主任
周鹏,男,临床医学博士、哲学博士、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留美博士后、研究员,医院内科主任。周鹏医生是《西南医科大学学报》特约编委,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心肺复苏学组委员,中国抗衰老促进会慢病防控工作委员会专家组常委,美国心脏协会会员,美国生理学会会员,美国心脏骤停基金会义务教员,美国科研协会会员,国际心电学会官方杂志JournalofElectrocardiology和欧洲心脏协会官方杂志CardiovascularResearch等国际专业期刊的论文评阅人,JournalofCardiovascularDiseaseResearch(JCDR)总编辑、美国华裔心脏协会(CNAHA)学术/教育委员会主席(-)、公共健康教育部部长(-)。
从年以来,44篇科研摘要被美国心脏协会(AHA)科学年会接受并已发表在美国的《循环》杂志增刊上。
相关阅读
《手把手教你做冠脉造影(精美图文教学)》
《可能是另一颗心!》
《31岁青年副教授心源性猝死,如何避免悲剧发生?》
《抗血小板、抗凝、抗栓,本文给你讲清楚!》
《冠心病治疗的“绊脚石”—抗血小板药物抵抗》
姿势已摆好
就等你点啦
说明本文来源:周鹏心视野
如果你想把你的临床诊断,治疗经验,与更多的心血管同道交流分享,让更多的人看见你,更多的人获益,欢迎投稿给我们!医无止境,我们的每一份付出都会以另一种方式被这个世界铭记。
投稿邮箱:Alice.hou
haoyishu.org点击“阅读原文”,下载好医术APP查看最新公开课视频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