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梗只知道ST段抬高这4种高危心

急性冠脉综合征属于一组病情处于进展状态的疾病,其发病急,病情变化快,如果不能及时识别和治疗,将贻误病情,死亡率很高。心电图作为最便捷的诊断心脏病的工具,是识别高危ACS的第一道防线,除了ST段抬高之外,以下4种情况也需警惕:

DeWinter综合征

①约占ACS患者的2.0%;②急诊冠脉造影均未发现明显左主干病变,约2/3患者为前降支单支病变;犯罪病变均在前降支近段,86%患者术前LAD血流为TIMl0-1级,急诊PCI术后心电图现象消失;③与ST段抬高型急性前壁心梗患者相比,有此ECG表现的患者更年轻、多为男性且患有高胆固醇血症。年心内科医生DeWinter等人通过回顾其心脏中心例LAD近段闭塞的急性冠脉综合征心电图发现,其中有30例并未出现典型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STEMI)超急性期ECG表现模式,而是表现为ST段上斜型压低,由此提出DeWinter综合征。DeWinter综合征可能是STEMI超急性期的一种表现,也可能是一种特殊类型的ACS心电图表现;目前其不能归为ST段抬高型ACS,但应视为STEMI等危心电图;出现DeWinter综合征心电图的患者必须按照STEMI进行处理,应启动急诊介入治疗。DeWinter综合征患者心电图图片来源:丁香园论坛DeWinter综合征心电图特点主要有:①胸前V1-V6导联J点压低1~3mm,ST段呈上斜型下移,随后T波对称高尖;②多数患者aVR导联ST段轻度上抬;③部分患者胸前导联R波上升不良;④QRS波通常不宽或轻度增宽。

Wellens综合征

①占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14%~18%;②常常提示前降支近端高度狭窄(大于50%);③如果不及时处理,从发病到大面积前壁心梗出现的平均时间为7.5天,是尽早行PCI治疗的指征。WS在年由荷兰心电大师HeinWellens首次描述,其团队在研究不稳定心绞痛患者心电图改变中,发现一类特殊T波改变,这类患者冠脉狭窄严重,如未能早期处理病变血管,多数患者一周左右进展为心肌梗死。目前认为WS患者心绞痛发作时出现胸前导联(V2~V3导联为主)的T波倒置,不伴明显ST段移位,或原有的T波倒置加深或变为直立(伪改善);Wellens综合征患者心绞痛发作时心电图图片来源:丁香园论坛心绞痛发作终止后反而出现T波进一步对称性深倒置或双向,持续时间数小时至数周。Wellens综合征患者心绞痛终止后心电图图片来源:丁香园论坛根据心电图表现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为T波倒置;另一种为T波正负双向。根据国外既往统计,T波导致类型约占75%左右,目前尚缺乏国内患者相关研究数据。

巨R波综合征

巨R波综合征是以心电图出现巨大R波改变为突出征象的心电图综合征,临床少见但危急,表现为心脏缺血症状。主要疾病是冠心病,诱发原因可以是劳累、运动或应激情绪变化。如果心肌缺血进一步恶化,可以演变为急性心肌梗死,需要与室性心动过速或者室内传导阻滞鉴别。巨R波综合征患者心电图图片来源:丁香园论坛巨R波综合征心电图特点:①R波高大、尖锐;②下斜型下降的ST段或T波降支融合;③R波下降支与明显抬高呈下斜型下降的ST段融合,J点消失;④基底增宽呈三角形。

左主干病变「6+2」

严重左主干狭窄:左主干提供了左心室大部分心肌的供血,其病变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心肌缺血,并引起血流动力学障碍、致命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甚至死亡。由此可见,左主干病变的心电图诊断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左主干病变患者「6+2」心电图图片来源:丁香园论坛「6+2」心电图表现:12个导联中至少有6个导联的ST段压低和2个导联的ST段抬高。①aVR及V1导联的ST段抬高;②广泛导联的ST段压低>0.1mV并伴有T波倒置(I、Ⅱ、Ⅲ、aVF及V2~V6导联,以I、Ⅱ及V4~V6导联最为明显);③aVR导联的ST段抬高幅度大于V1导联。注:应重视左主干病变患者胸痛缓解时心电图表现①部分左主干病变患者在胸痛发作后或间歇期,仍有前述的「2+6」或「2+8」ST-T改变,ST段偏移的程度较发作时有所减轻,具体机制目前尚不清楚;②如果在患者的胸痛缓解期,记录到上述心电图的ST-T改变,需要医生与既往静息心电图进行对照比较,在排除高血压病、结构性心脏病等影响后,确定其为心肌缺血相关ST-T改变时,应考虑尽早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或血运重建干预。本文由钟丹整理自长城会上林教授发言排版:丽雅投稿及合作:wangliya1

dxy.cn题图来源:站酷海洛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hyslw.net/xjtyh/6336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