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尊享定制千年古法未泯,这是一份戴在身

古人佩戴香囊,最常见的是系于腰间,或系于肘臂下、藏在袖子中。举手投足之间,香气时浓时淡,这种温婉的香气让人留恋不舍。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曰:“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那一缕暗香,最耐人思。以香囊赠己或赠人,方寸之间蕴含柔情,以愿一整年福泰安康。用古人的千年智慧,装点我们的生活。

阡陌拾忆·古法香囊

非遗·传承·技艺·创新

中药香囊源自中医外治领域一种古老的治疗方法“衣冠疗法”--将药物佩带在身上的衣帽、鞋袜或饰物,通过呼吸道或皮肤吸收而发挥其防病治病作用。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李时珍在《本草纲目》等古籍中都有相关记载。

而佩戴香囊的习俗源远流长。战国时期楚国的伟大爱国诗人屈原在《离骚》中写道:“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王逸注曰:“行清洁者佩芳,德仁明者佩玉”。因为香草之芳,就如君子之德,佩戴香药,可以体现自己的美德修为,所以佩香在古代是礼数。而今人们只在端午节佩香包,严重缺失了中国传统香文化内涵。

为传承好中华民俗优秀文化,不断研发。香料一般选用艾叶、石菖蒲、金银花、苏叶、薄荷、白芷、薄荷等多种中草药,具有芳香开窍、防疫驱虫的作用。袁娜尤其注重香包实用功能与审美功能的结合。香包内藏实用功效,外具独特设计。造型古拙典雅、工艺细腻精湛、寓意福禄满满,拥有香包,将企盼平安、福禄寿禧、连年有余的美好福祉随身常伴。

香囊现有7个种类:仿真丝刺绣系列、喜庆绣球、祈福系列、国风文具、国粹麻将、童趣招财猫、原创古琴等。

中草药取材胜在安全与温和,这些自然界的生命通过人类的智慧被合理搭配在一起,带给人们天然的呵护。

非遗传承人·袁娜

非遗·传承·技艺·创新

袁娜,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会员、随风文创设计师、传统文化实践者。尤擅长中药古方香囊的当代转化和运用。以研习《香乘》为日课,理事双修,古方新用,将传统香囊设计制作成手机链、钥匙扣、车挂、胸针、书签等生活配饰,深爱大众喜爱。专注于“香味隽永,一往情深”的生活品质追求,矢志于香囊文化走出端午局限,融入现代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坚守民族特色,延续古“衣冠疗法”文脉,使之成为我们身边的“中式香水”。

曾参加天猫集团举办大型线下活动“天猫全球狂欢节”,熙地港举办的跨年狂欢节“大唐西域记”,SO神“春夏妙市”,多思集MAKER创客市集举办的“梦回唐朝”等大型活动。设计作品古典大方、思路新颖,富有传统文化内涵,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受到大众一致好评。曾受到西安电视台、西安交通旅游广播等多家媒体采访,同时设计作品成功入驻“西安美术馆”和“法门寺”,并在线下文创店同步上市。

体验非遗·尊享定制

非遗·传承·技艺·创新

点击图片,开启尊享定制↑名称:祈福用途:车挂价格:元创作背景:香包内藏实用功效,外具独特设计。造型古拙典雅、工艺细腻精湛、寓意福禄满满,拥有香包,将企盼平安、福禄寿禧、连年有余的美好福祉随身常伴。

配方介绍:

1.驱蚊:藿香、薄荷、紫苏、菖蒲、檀香、陈皮、艾叶等19种中药。

2.安神(花香):炒苍术、藿香、丁香、桂花、薰衣草、桂芝、艾叶、沉香、玫瑰等。3.防病驱疫:佩兰,防风,荆芥,薄荷,苍术,高良姜,柠檬草等。

古法香囊·科学原理

非遗·传承·技艺·创新

香囊属于中医佩香疗法的一种,在我国的传统中医运用源远流长。早在西汉时期药枕和香囊就已经出现。唐代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伤寒方上》中多种避瘟药方所选的药物均以芳香药为主,并且许多药方是采用佩戴香囊的方式使用的。中药学理论认为,芳香味能散、能行、能开,具有化湿、辟秽、开窍、醒脾等效应。中药香囊里的中草药气味的散发,会在人体周围形成高浓度天然芳香的小环境,驱除空气中的病菌和虫害;同时这些中药成分通过呼吸道黏膜和皮肤等进入人体,从而促进人体免疫球蛋白的产生,增强身体免疫力,并唤起愉悦心情,提高肌体抵抗力。民间素有“戴个香草袋,不怕五虫害”之说。

香囊作为利用芳香药物的载体形式,芳香药物的气味成分具有所谓芳香避秽、芳香辟秽的功能,少数情况下可以直接杀灭病原体,或者多数情况下更多通过调节人体机能而杀灭、清除病原体,而使人避开病原体的袭扰,度过难关,但不宜简单理解为对病原体的直接杀灭作用。

长期佩戴可通过植物自然散发芳香对人体呼吸系统和皮肤进行刺激,浓郁的药香在口鼻周围形成高浓度的微环境,其散发出持续的芳香气味可以刺激人体的呼吸道黏膜产生抗体,增强对病毒和细菌的免疫作用,使这些微生物在呼吸道黏膜上不能存活,从而起到预防及治疗疾病的目的。

为什么佩戴香囊可以预防病毒呢?

就是制造一种不利于病毒生存的环境,就能让病毒远离自己。病毒耐受的环境是寒湿环境,而防疫香囊里选用的中药材都是辛温的、芳香的,他们能改变空气中的寒湿环境。人吸入了香囊的气味,也能暂时改变体内的寒湿环境。挂于腰间,放在床侧,夕阳西下,云起云落,睹物思人,日夜相伴。非遗传承人推荐以及作品提供方: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更多好物推荐:

点击阅读原文,开启尊享定制!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hyslw.net/yfzl/63527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