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科笔记不稳定型心绞痛心肌梗死

不稳定型心绞痛(相当于“皮薄肉多的饺子”)/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血小板聚集为主,白色血栓为主,抗栓为主,不易溶栓)

1.根据临床表现分类:静息型心绞痛,初发型心绞痛,恶化型心绞痛

2.临床症状:与稳定型心绞痛类似,但更严重,持续时间更长。

3.检查:

①诊断金标准:冠状动脉造影;

②最常用方法:心电图检查,发作时有ST段抬高或降低,T波低平或倒置。

③心肌酶学:症状24h后,肌钙蛋白T峰值超过正常对照值的99个百分位。4.治疗原则:即刻缓解心肌缺血和预防不良反应后果。

①立即休息;

②抗心肌缺血治疗:β受体阻滞剂,硝酸酯类,钙通道阻滞剂;

③抗血小板治疗: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

④抗凝治疗:常用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

⑤调脂治疗:他汀类;

⑥ACEI或ARB:长期应用能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⑦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术。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血栓形成为主,红色血栓为主,溶栓为主)

1.特点:急性心肌缺血性坏死,大多发生在冠状病变的基础上。

2.临床表现:先兆一般为胸部不适,胸痛最先出现,大多数有发热、心动过速、白细胞增高、血沉增快等全身症状,24小时内多见心律失常(室早最多见)等。

3.检查:

①心电图:宽而深大的病理性Q波,ST段弓背向上性抬高,T波倒置;

②心肌酶学:肌钙蛋白T和肌钙蛋白I是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确定性标志物。

4.并发症:乳头肌功能失调或断裂,心脏破裂,栓塞,室壁瘤,心梗后综合征。

5.治疗:

①急性期卧床休息12h;

②解除疼痛:心肌再灌注治疗;

③抗血小板治疗:阿司匹林+氯吡格雷;

④抗凝治疗:肝素;

⑤介入治疗:应在起病3—6小时内,最多12小时内进行;

⑥溶栓治疗:尿激酶、链激酶、重组织型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rt—PA);

紧急冠状动脉旁路搭桥术;

⑦ACEI或ARB:长期应用能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⑧调脂治疗:他汀类药物;

⑨抗心律失常:室早、室速首选利多卡因,反复发作室性心律失常者可用胺碘酮;

⑩抗休克治疗:补充血容量、应用升压药、应用血管扩张剂等。









































治疗白癜风哪个医院最专业
中医治疗白癜风的价格



转载请注明:http://www.hyslw.net/yshl/62859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