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为什么要 自发性心绞痛产生的直接因素,可能是在缺血缺氧的情况下,心肌内积聚过多的代谢产物,如乳酸、丙酮酸、磷酸等酸性物质或类似激肽的多肽类物质,刺激心脏内植物神经的传入纤维末梢,经1~5胸交感神经节和相应的脊髓段,传至大脑,产生疼痛感觉。这种痛觉反映在与植物神经进入水平相同脊髓段的脊神经所分布的皮肤区域,即胸骨后及两臂的前两侧与小指,尤其是在左侧,而多不在心脏解剖位置处。有人认为,在缺血区内富有神经供应的冠状血管的异常牵拉或收缩,可以直接产生疼痛冲动。对心脏予以机械性刺激并不引起疼痛,但心肌缺血与缺氧则引起疼痛。当冠状动脉的供血与心肌的需血之间发生矛盾,冠状动脉血流量不能满足心肌的代谢的需要,引起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与缺氧时,即产生心绞痛。
自发性心绞痛容易导致什么并发症
自发性心绞痛发作与体力或脑力负荷引起心肌需氧量增加无明显关系,而与冠状动脉血流贮备量减少有关,为心肌一过性缺血所致。此病的并发症如下。
1、心律失常
引起心律失常的原因是冠状动脉痉挛、血管突然闭塞、心肌缺血及血流再灌注后形成复极不一致的折返和心肌电不稳定。缺血时间越长,ST段抬高越明显,越易发生心律失常。诱发冠状动脉痉挛的原因有大量吸烟、酗酒及感染等。因冠脉痉挛多发生于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所以应积极预防危险因素,如戒烟、降脂、降血压、降血糖等。冠脉痉挛不仅能诱发严重心律失常,而且可发生心肌梗死导致猝死,临床上应该引起高度重视。普通心电图有时很难捕捉到心律失常,动态心电图及心电监护多能提供心律失常的证据。因此对变异型心绞痛的患者初期要严密监测心电情况,早期发现恶性心律失常,及早处理,防止猝死的发生。
2、心肌梗死
由于冠状动脉急性闭塞,血流中断,引起严重而持久的缺血性心肌坏死。临床表现呈突发性、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特征性心电图动态衍变及血清酶的增高,可发生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休克等合并症,常可危及生命。
3、心力衰竭
心脏因疾病、过劳、排血功能减弱,以至排血量不能满足器官及组织代谢的需要。主要症状是呼吸困难、喘息、水肿等。心力衰竭分为左心衰竭和右心衰竭。左心衰竭主要表现为疲倦乏力、呼吸困难,初起为劳力性呼吸困难,终而演变为休息时呼吸困难,只能端坐呼吸。阵发性呼吸困难是左心衰竭的典型表现,多于熟睡之中发作,有胸闷、气急、咳嗽、哮鸣,特别严重的可演变为急性肺水肿而表现剧烈的气喘、端坐呼吸、极度焦虑和咳吐含泡沫的粘液痰(典型为粉红色泡沫样痰)、紫绀等肺部郁血症状。右心衰竭主要表现为下肢水肿、颈静脉怒张、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尿少、夜尿、饮水与排尿分离现象等。
自发性心绞痛有哪些典型症状
自发性心绞痛是突然发生的位于胸骨体上段或中段之后的压榨性、闷胀性或窄息性疼痛。亦可能波及大部分心前区,可放射至左肩、左上肢前内侧,达无名指和小指,偶可伴有濒死的恐惧感觉,往往迫使病人立即停止活动,重者还出汗。疼痛历时1~5分钟,很少超过15分钟。休息或含有硝酸甘油片,在1~2分钟内(很少超过5分钟)消失。常在体力劳累、情绪激动(发怒、焦急、过度兴奋)、受寒、饱食、吸烟时发生贫血,导致脸色苍白、嘴唇发绀,心动过速或休克亦可诱发。不典型的心绞痛,疼痛可位于胸骨下段、左心前区或上腹部,放射至颈、下颌、左肩胛部或右前胸,疼痛可很快或仅有左前胸不适发闷感。
自发性心绞痛应该如何预防
自发性心绞痛患者要注意起居有常,早睡早起,避免熬夜工作,临睡前不宜看紧张、恐怖的小说和电视自发性心绞痛的预防还有如下几方面
1、身心愉快:精神紧张、情绪波动可诱发心绞痛应忌暴怒、惊恐、过度思虑以及过喜养成养花、养鱼等良好习惯以怡情养性,调节自己的情绪
2、饮食调摄:过食油腻、脂肪、糖类,会导致动脉血管壁的胆固醇的沉积,加速动脉硬化,故不宜过食饮食宜清淡,多食易消化的食物,要有足够的蔬菜和水果,少食多餐,晚餐量要少,肥胖病人应控制摄食量,以减轻心脏负担
3、戒烟少酒:吸烟是造成心肌梗塞、中风的重要因素,应绝对戒烟少量饮啤酒、黄酒、葡萄酒等低度酒可促进血脉流通,气血调和烈性酒在禁忌之列,不宜喝浓茶、咖啡
4、劳逸结合:应避免过重体力劳动或突然用力,不要劳累过度走路、上楼梯、骑车宜慢,否则会引起心率加快,血压增高,诱发心绞痛饱餐后不宜运动寒冷会使血管收缩,减少心肌供血而产生疼痛,应注意保暖性生活时处于高度兴奋,血液循环加快,全身需血量增加,而冠状动脉供血则相对不足,极易发生心绞痛或心肌梗塞,故宜严格节制在心肌梗塞完全恢复后,房事宜控制在每月1~2次
5、适当休息:心绞痛时最好稍稍躺卧休息一会儿平时可正常工作,但不宜过度劳累心肌梗塞诊断明确后,应保持卧床休息,平卧位在两周内,病人的一切生活活动均由旁人帮助完成,绝对严禁自己翻身,因为翻身会增加心脏负担,造成心肌梗塞部位破裂或心跳骤停宜床上大小便,保持大小便通畅如无严重并发症,一般卧床2~3周后,可半卧床上,每日3~4次一周后如无变化,则可下床坐在椅子上,每日3~4次,每次约半小时,再一周后,可在卧室内散步长期卧床对心脏恢复不利,酌情活动是必要的三个月后可以进行轻便的体力劳动
6、体育锻炼:运动应根据各人的身体条件、兴趣爱好选择,如打太极拳、乒乓球、健身操、练功十八法等量力而行,使全身气血流通,减轻心脏负担
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