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练
医学考试+护理考试
习题介绍
医学考试:2道单选,1道多选
护理考试:2道单选,1道多选
建议答题时间:5分钟
医学考试
林某,男性,35岁,健康,今晨空腹去献血。林某昨日中、晚餐不可进食
A.高蛋白饮食
B.高碳水化合物
C.高维生素饮食
D.高纤维饮食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A
医学人文-卫生政策及法律法规-献血和临床用血法律制度-概述-献血和临床用血立法;
本题考查献血前的饮食注意事项。献血的前一天晚上不要饮食过饱,献血的前两餐不要饮酒、吃肉、鱼、蛋、牛奶、豆制品等高蛋白食物,要吃一些清淡饮食,以防止血液浑浊,影响血液质量。
故正确答案为A。
手术患者一般在术前12小时开始禁食,4小时开始禁水的理由是:
A.让胃肠道适当的休息
B.防止麻醉或手术过程中发生呕吐
C.减少胃肠手术的污染
D.防止术后腹胀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B
临床医学-外科学-围手术期处理-术前准备-一般准备;
本题考查术前准备中的胃肠道准备。从术前8~12个小时开始禁食,术前4小时开始禁止饮水,以防因麻醉或手术过程中的呕吐而引起窒息或吸入性肺炎。必要时可行胃肠减压,涉及胃肠道手术在术前1~2日开始进食流质饮食,有幽门梗阻的病人需在术前进行洗胃,对一般性手术在术前一日酌情做肥皂水灌肠,如果实行的是结肠或直肠手术,酌情在术前一日以及手术当天清晨行清洁灌肠或结肠灌肠,并于术前2~3日开始进食流质饮食,口服肠道致菌药物,以减少术后病发感染的机会。
故正确答案为B。
右半结肠癌的临床表现有:
A.肠刺激症状
B.便血
C.全身中毒症状
D.慢性肠梗阻症状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BCD
临床医学-外科学-结、直肠与肛管疾病-结肠癌-结肠癌的临床表现;
本题考查结肠癌的临床表现。结肠癌早期常无特殊症状,发展后主要有下列症状:1.排便习惯与粪便性状的改变:常为最早出现的症状。多表现为排便次数增加、腹泻、便秘、粪便中带血、脓液或黏液。2.腹痛:常为定位不确切的持续性隐痛,或仅为腹部不适或腹胀感,出现肠梗阻时则腹痛加重或为阵发性绞痛。3腹部肿块:多为瘤体本身,有时可能为梗阻近侧肠腔内的积粪。肿块大多坚硬,呈结节状。如为横结肠和乙状结肠癌可有一定活动度。如癌肿穿透并发感染,肿块固定,且可有明显压痛。4.肠梗阻症状:一般属结肠癌的中晚期症状,多表现为慢性低位不完全肠梗阻,主要表现是腹胀和便秘,腹部胀痛或阵发性绞痛。当发生完全梗阻时,症状加剧。左侧结肠癌有时可以急性完全性结肠梗阻为首发症状。5.全身症状:由于慢性失血、癌肿溃烂、感染、毒素吸收等,病人可出现贫血、消瘦、乏力、低热等。病程晚期可出现肝大、黄瘟、水肿、腹水、直肠前凹肿块、锁骨上淋巴结肿大及恶病质等。由于癌肿病理类型和部位的不同,临床表现也有区别。一般右半结肠肠腔大,右侧结肠癌隆起型多见,易坏死出血及感染,因此以腹痛、腹部肿块和全身症状为主;降结肠肠腔小,左侧结肠癌浸润型多见,易引起肠腔狭窄梗阻,因此以梗阻症状、排便习惯与粪便性状改变等症状为主。左右半结肠癌的分子生物学差异大,药物敏感性不同,预后也不同。
A项错误,肠刺激症状又为肠易激综合征,是以腹痛、腹胀、排便习惯和大便性状改变为临床表现,而缺乏胃肠道结构和生化异常的肠道功能紊乱性疾病,结肠癌已经造成肠道结构和功能改变。
B项正确,右半结肠癌可因侵入较大的血管而发生便血。
C项正确,右半结肠癌以全身症状为主,因为肿瘤容易导致慢性失血、溃烂、感染毒素吸入等。
D项正确,右半结肠癌可导致腹部肿块,肿块大多坚硬呈结节状,故容易造成肠梗阻。
故正确答案为BCD。
护理考试
内科医生孔某,在春节探亲回家的火车上遇到一位产妇临产,因车上无其他医务人员,王某遂协助产妇分娩。在分娩过程中,因牵拉过度,导致新生儿左上肢臂丛神经损伤。孔某行为的性质属于:
A.违规操作,构成医疗事故
B.非法行医,不属医疗事故
C.超范围执业,构成医疗事故
D.虽造成不良后果,但不属医疗事故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D
护理学-护理学导论-附录-附录八-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本题考查卫生法规中《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三十三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属于医疗事故:
(1)在紧急情况下为抢救垂危患者生命而采取紧急医学措施造成不良后果的;
(2)在医疗活动中由于患者病情异常或者患者体质特殊而发生医疗意外的;
(3)在现有医学科学技术条件下,发生无法预料或者不能防范的不良后果的;
(4)无过错输血感染造成不良后果的;
(5)因患方原因延误诊疗导致不良后果的;
(6)因不可抗力造成不良后果的。
故正确答案为D。
医疗机构对甲类传染病疑似病人的处理方式为
A.予以隔离治疗,隔离期限根据医学检查结果确定
B.确诊前在指定场所单独隔离治疗
C.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和采取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
D.应当根据病情采取必要的治疗和控制传播措施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C
护理学-内科护理-传染病护理-概述-传染病的预防;
本题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三十九条,医疗机构发现甲类传染病时,应当及时采取下列措施:
(1)对病人、病原携带者,予以隔离治疗,隔离期限根据医学检查结果确定;
(2)对疑似病人,确诊前在指定场所单独隔离治疗;
(3)对医疗机构内的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和采取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
故正确答案为C。
心绞痛发作时,可做的处理:
A.立即就地休息
B.立即舌下含服硝酸甘油
C.疼痛不缓解,每30分钟重复服用硝酸甘油1次
D.间隔含服3次硝酸甘油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ABC
护理学-内科护理-循环系统疾病护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稳定型心绞痛;
本题考查心绞痛发作时的治疗。心绞痛发作时的治疗:
(1)休息:发作时应立即休息,一般病人停止活动后症状即可消除。
(2)药物治疗:宜选用作用较快的硝酸酯制剂,这类药物除可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外,还可扩张外周血管,减轻心脏负荷和减少心肌耗氧量,从而缓解心绞痛。常用药物:①硝酸甘油,0.5mg舌下含服,1~2分钟内显效,约30分钟后作用消失;每隔5分钟可重复1次,但一般连续服用不超过3次;还可采用喷雾剂,每次0.4mg,15分钟内不超过1.2mg。主要的不良反应包括头痛、面色潮红、低血压,首次服用时应注意发生直立性低血压。②硝酸异山梨酯,5~10mg舌下含化,2~5分钟见效,作用维持2~3小时。
故正确答案为ABD。
今天的每日一练就到这里啦~
明天也记得来打卡哦~
StudyHard
AndMakeProgressEveryDay
粉笔医疗考试
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