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想必大家都被“蛇博士”的事儿刷屏了。
新闻图片(图片来源:新华网)
中科院的一位博士生,听说咸阳的小伙子被毒蛇咬伤,于是四处奔走,千里送血清,着实令人钦佩。不过,在钦佩之余,我们还可以做点别的——比如盘点一下常见的急救误区,学习一些有用的知识。
胸口疼就要服用硝酸甘油?不一定
图自网络
提起胸口疼,很多人立刻想到冠心病。其实,冠心病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一组疾病。它们多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但在病理、表现、治疗方面,大不相同。
稳定性心绞痛——冠状动脉只有部分狭窄,日常生活无碍,遇到情绪激动、运动量激增等时候,血液开始供应不上,便会出现胸口痛。对于这种情况,硝酸甘油是有效手段。不过需要注意:
硝酸甘油口服的效果很差,不能用水送服,应该放在舌下,让它通过口腔黏膜进入人体。
硝酸甘油会扩张血管,引起血压下降,所以,尽量让患者躺下,以免晕倒、摔倒。
假如,冠状动脉里的斑块破裂,激活人体的凝血系统,形成血栓,便有可能导致急性冠脉综合征,包括心肌梗塞、不稳定性心绞痛等。对于这种情况,比起硝酸甘油,更重要的是及时呼救,留意患者体征。一旦患者呼吸困难,应该立刻进行生命支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心肺复苏、心脏除颤。
鱼刺卡喉,喝点醋就行?当然不是
图自网络
鱼刺卡喉分为两种情况——鱼刺卡在喉咙里;鱼刺经过喉咙时,把喉咙划伤,感觉上好像那里有个异物,其实鱼刺已经被咽下。
要想分辨两种情况,也很简单。如果鱼刺正卡在喉咙里,咽唾沫的时候会疼,不咽唾沫的时候便不疼。如果鱼刺已经把喉咙划伤,不管咽不咽唾沫,疼痛都会存在。
关于鱼刺卡喉,有各种各样的说法。有的说吃点东西,比如馒头,把鱼刺带下去就好了。也有的说,可以喝点醋,让醋软化鱼刺。
问题在于,在馒头的挤压下,鱼刺可能卡得更深,甚至刺破周围的器官与血管。至于喝醋,看起来好像有几分道理,不过有实验表明,把鱼刺泡在醋里,小鱼刺要5~10分钟才会变软,大一些的鱼刺则需要一个小时以上。而食管是个管道,喝下去的醋,跟鱼刺接触一下之后,便立刻向下进入胃里,所以根本无法软化鱼刺。
遇到疑似鱼刺卡喉的情况,可以先用前面说的唾沫吞咽实验进行检验,如果确实是鱼刺卡喉,接下来就要尽量减少吞咽,张开嘴,让他人用手电筒进行检查,位置很浅的话,可以尝试让他人帮忙取出。如果位置过深,医院处理。
气管异物,应该拍后背?应该用海姆利克急救法
图自水印
气管异物常见于儿童,成年人也有一些。其特征非常明显:患者会立刻面露痛苦,捂住自己的脖子,面色尤其是嘴唇可能变为青紫色,提示机体缺氧。但因为气管较长,即使拍后背,也未必能把异物排出,反而可能让异物下落得更深。
此时,应该立刻运用海姆利克急救法,冲压患者的腹部,让膈肌上弹,进而挤压肺脏,迫使肺内的气体逆流而上,把异物带出气管。
一个特例是一岁以下的幼儿。一岁以下的幼儿气管较短,有把异物咳出的可能,而且腹部较为柔软,挤压腹部可能造成内脏损伤。此时,应该使用背部叩击法。
背部叩击(图片来源:美国儿科学会育儿百科)
出现烧伤、烫伤,可以涂抹牙膏?不要这么做
图自网络
遇到烧伤、烫伤,应该立刻离开热源,避免情况进一步恶化。接着,可以对损伤情况进行简单评估。
评估的方向有两个,一个是烧伤的深度,一个是损伤的广度。皮肤仅仅发红,表示只有表皮受损,皮肤出现水泡,意味着真皮组织受损,皮肤焦黑则提示伤害已经贯穿皮肤达到皮下组织。
患者一只手所能覆盖的区域,大约占其皮肤总面积的1%。遇到大面积(10%)的真皮组织受损或皮下组织受损,医院。
烧烫伤分级(图片来源:americancp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