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高血糖患者,如何控制血糖,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最为广泛流传的方法,就是糖尿病治疗的五驾马车:饮食疗法、运动疗法、自我检测、知识教育、药物治疗。运动作为“五驾马车”之一,是一剂当之无愧的免费降糖方!
但是,这里提到的运动疗法,并不是盲目的运动,如果不避开下面的误区,会造成异常的血糖波动,甚至还会加重病情,诱发并发症。
一、运动热身不能少
不论是什么强度的运动,热身这一环节都是不能忽略的,糖友们通过热身运动,可以增加心率,让身体的心血管和肌肉都慢慢进入状态,这样可以有利于防止运动损伤和意外的发生。建议在运动开始前,先做5-10分钟的热身运动,如慢走、保健操、太极拳等
二、运动前要监测血糖值
很多糖友都会忽略了在运动前监测血糖,这可偷懒不得,因为运动前监测血糖,可以避免血糖过低,而在运动中出现晕厥,乏力等症状,也可以避免血糖过高的糖友出现酮症酸中毒等现象。
一般,运动前的血糖如果低于5.6,应该先吃点东西,等15分钟后再检测,血糖正常后,再开始运动,如果血糖高于14,应该暂缓运动计划。
当然,这并不是每一次运动前都要做的必备事项,一般,在调整了新的运动方案后,需要加强血糖的监测,以防血糖波动给身体带来不适。
另外,运动前,应该尽量避免注射胰岛素,一般来说,速效胰岛素的作用时间为1~3小时,需要在餐后注射胰岛素的糖友,尽量在注射后3小时进行运动。
三、晨练效果事半功倍
坊间流传了一句名言,叫做一日之计在于晨,大家的惯性思维中,就觉得晨练的效果是最好的,空气清新,动力十足。但是对糖尿病高血糖患者来说,更适宜的是饭后运动。
一来,早晨血液粘度高、流动性差、易凝结血栓,是心血管疾病高发期。尤其是并发心血管并发症的糖友,要避开早晨高强度的锻炼。
二来,很多人习惯空腹运动,极易引发低血糖。
三来,清晨太阳升起前,户外气温低、空气质量差,这时运动容易着凉和导致供氧不足、头晕眼花。
正确做法:建议从吃第一口饭算起,餐后1~2小时开始运动。
四、身体不适也要坚持运动
每个人的身体都有不一样的情况,如果运动后遇到了身体不适的感觉,比如乏力、头晕、心慌,千万不要置之不理,自己是最好的家庭医生,在运动过程中,建议随身携带糖片,如果出现低血糖现象,应立刻食用;如果出现胸闷、憋气等不适感,要停止运动,稍作休息!
五、只要运动了,就一定能降血糖
这是很多糖友都存在的一个误区,运动是控糖的一个重要环节,但是这并不代表只要糖友参与运动,就一定能降血糖。也并不是所有的糖友,都适合运动。
例如:合并糖尿病眼,如眼底出血,视网膜剥离等;
血压高于/毫米汞柱;
1醒“脆性糖尿病”患者。(脆性:血糖忽高忽低,极其不稳定);
合并急性感染和肝肾功能不全人群;
严重心率失常、心绞痛或者心肌梗死人群;
尿中有酮体人群;
这些糖尿病友,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和建议下运动,糖尿病的治疗是一种全方位系统工程,饮食、用药、检测、运动等多项内容一并作用,才是控糖之旅的正确打开姿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