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被妖魔化的心脏支架

重疾不重李医生导读:冠心病发病率居高不下,得了冠心病就要放支架吗?放几个合适?心脏放支架的手术是国外淘汰的手术吗?

近日,有媒体报道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一位冠心病患者一次被植入9个支架,耗费15万元,病情却未见好转。长期被视为过度医疗高发地带的冠心病介入治疗又一次陷入舆论漩涡。对此,有业内专家指出,以此单一事件推论支架滥用成患,有以偏概全之嫌。专家同时指出,我国冠心病介入治疗整体应用合理,虽然有个别病例存在过度治疗问题,需要“做减法”,但与我国庞大的冠心病患者群体相比,冠心病介入治疗更需要在规范发展的前提下“做加法”。

国家冠心病介入直报系统统计数据显示,年,全国冠心病介入治疗45万例,每例手术平均植入支架1.51个,其中一次植入3个以上支架的案例极少。整体而言,我国冠心病介入治疗应用合理。

  专家指出,介入治疗最适用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年~年的全国直报系统数据显示,80%~90%接受介入治疗的患者是急性冠脉综合征,这一比例与美国相似。每例手术使用支架数为1.4个~1.6个,多支架植入极少,与欧美国家平均1.3个~1.6个的支架植入数量相近。患者死亡率为0.2%~0.35%,低于国际1%的平均水平。

  国家已经规定植入3个以上支架需请心外科医生会诊。对此,我国心脏病介入治疗领域知名专家、医院吕树铮教授表示,这一规定在实际操作中落实有难度。“国内从事介入治疗的医生超过人,而能够完成心脏搭桥手术的医生不到人。全国90%医院,心外科都做不了搭桥。”针对这种现状,如果需要多支架介入治疗的一般都是复杂病变,多为择期手术,术中也可能因为病情复杂需要植入更多支架,一定要到具有心医院。对于选择搭桥手术还是一次性多支架植入,应综合患者病情、血管条件、身体状况而定,并不是支架植入多就不如搭桥。

  介入治疗整体应用合理

  对于1次植入9个支架折射过度医疗之痛的观点,吕树铮并不认同:“支架是否滥用不应该看支架数量,而要看患者病情是否需要介入治疗,如果血管狭窄超过70%,就应该放支架。”

  专家强调,对于多支架植入,并不是医生“想放几个就放几个”,需要经过医生集体讨论、行政督查、术后介入质控等多环节把关。黑龙江省自年起实行多个支架上报制度,对于3个以上的多支架植入,须经心血管内科3名正高职称以上医生集体讨论后才能决定,造影技师也会提出建议,并且于5个工作日内将手术信息上报至黑龙江省心血管介入质控中心。

  如果发现支架植入不当是医生主观问题,将给予医生停职处理,终身禁止从事介入治疗工作;如果是医生技术能力欠缺所致,将暂时取消其从事介入治疗的资格,经半年到1年的培训,合格后才能重操旧业。

  介入医师专业培训需加强

  部分介入治疗需要“做减法”。,不稳定性心绞痛是介入治疗的适应证,年我国接受介入治疗的患者中,59%为不稳定性心绞痛,但其中以低危险的患者居多,这说明医生的临床评估还不够。“对于低风险患者,相关治疗指南更强调‘等等看’,在进行更充分的临床评估后再决定是否进行治疗。”此外,对于稳定性心绞痛,必须要有明确的与症状相关的心电图ST段和/或T波的动态变化等心肌缺血证据时才能进行介入治疗。这部分病例,医生把握还不够严格。

  “我国冠心病介入治疗更需要‘做加法’。”

与我国多万人的庞大冠心病患者群体相比,我国介入治疗还严重不足,相当多患者难以获得及时有效治疗。

据了解,欧美国家每万人口的介入治疗为例~例,而我国年每万人口的介入治疗仅为例。我国每年发生ST段抬高心肌梗死约60万例,早期介入治疗或溶栓可有效降低患者死亡率。但年~年的统计数据显示,95%的患者得不到及时治疗。

  急性心梗患者需要就近接受治疗,但介入治疗在基层推动还显不足,“年手术量低于医院医院”。近年来,医院发展迅速,年介入治疗数量以每年50%的增幅攀升,这急需加强介入医师的行业准入和技术规范培训,强化医疗质量监管,推动基层介入治疗健康有序地规范发展。

重疾不重李医生提示:支架植入备受社会







































白癜风治疗哪家最好
怎么治白殿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hyslw.net/xjtyh/6294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