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杭州一位24岁的年轻小哥哥因为糖尿病足导致一根脚趾坏死,一根趾头就这么没了。据主治医生称,这位小哥哥是目前该院接诊最年轻的糖尿病足患者,小哥哥之所以患有糖尿病足,是因为他自从求学开始,便喜欢穿“尖头鞋”。
爱美的小哥哥前段时间买了一双新皮鞋,新皮鞋容易磨脚,一个不注意便把第4根脚趾磨破了,糖尿病人神经末梢不敏感,皮肤破损后又容易被感染,这下还导致了败血症。患上糖尿病,日常都要注意些什么?
糖尿病足是啥?如何预防糖尿病足?
糖尿病足,顾名思义是糖尿病导致的足部问题,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并发症,是糖尿病引起的足部缺血性、神经性和神经缺血性病变,导致足部出现不同程度的感染、溃疡、坏疽,严重时甚至需要截肢。
引起糖尿病足有4个原因,一是溃疡,二是感染,三是Charcot关节病,四是足趾畸形等。为了预防糖尿病足,日常应注意5点:
1、洗脚
热水泡脚,每次不要超过10分钟,温度宜在40℃以下,以用手腕试感觉不烫为宜。每次洗脚后要擦干,特别是趾缝。皮肤干燥者可以涂上凡士林膏等护肤品滋润肌肤。
2、穿袜
袜子的材质要选吸水性和透气性好的材料,天然纤维如棉花、羊毛,或棉花、羊毛混纺的袜子,要平整、无褶皱,没有补丁或破洞,防止磨伤。
3、选鞋
鞋子的前脚掌不宜太紧,鞋号要比脚的实际长度大半号,还要确保鞋子的内层材料柔软,不挤脚。
4、多练
糖友要多活动,促进足部血液循环,但千万不要光脚走路。
5、复查
糖友除了每天自查双脚是否有皮肤干裂、起泡等情况外,医院时都应尽量与医生沟通病情。
糖尿病患者的日常注意事项
除了预防糖尿病足以外,糖尿病患者在日常也要注意3点:
1、晨起醒后不要揉眼睛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揉眼睛时会把手上的一些细菌以及眼睛周围的脏东西带入到眼睛里面,感染眼睛。糖尿病患者的血管非常脆弱,如果太大力揉眼睛的话可能会导致眼睛周围血管的破裂,从而诱发了糖尿病眼病。
2、晨起不要立刻起床
糖尿病人高血糖,血管比较脆弱,早晨突然起床,会让血压升高,诱发心脑血管疾病,晨起先躺个5分钟,再活动手脚,再起床。
3、晨起不要憋尿
糖尿病人免疫力较差,一旦憋尿“憋”出尿路感染,糖尿病人更加难以抵御,此外,憋尿导致血压提升,加快了心跳,诱发心绞痛及心率失常,诱发心脑血管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