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痛扛不住,一查是心梗
刚刚过去的十一假期本是休闲的美好时光,但对于杨先生来说,却可以用惊心动魄来形容。今年52岁的杨先生近3天来出现了胸痛的不适症状,尤其是劳累后较重。但杨先生认为自己平时除了血压有些高外没闹过什么大毛病,因此并没有及时就医。但硬扛了三天后,杨先生的胸痛不但没有缓解,而且在10月3日晚上突然加重,疼痛持续不能缓解,且大汗淋漓,还伴有恶心呕吐。焦急的家人这才紧急呼叫救护车,医院抢救。入院抢救检查后,杨先生最终被诊断为急性下壁心梗。
医院心血管病科袁国强主任医师介绍,杨先生的症状属于比较典型的急性下壁心梗表现。急性下壁心梗除表现为心前区压榨样疼痛外,往往还有较明显的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袁国强主任医师提醒,急性心梗是由于血栓引起的冠脉完全闭塞的心血管急重症,随着血管闭塞时间的延长,缺血心肌会大面积坏死导致患者因心脏功能衰竭而死亡。据统计,在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后3小时内,大约50%的心肌细胞会坏死,6个小时后,这种坏死就不可逆转。因此需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开通闭塞的血管,如球囊扩张、放置支架等,这是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途径。
除颤放支架,“绿色通道”及时抢救
然而杨先生的心梗发病情况却比较棘手。医院途中的救护车上,杨先生就出现了室颤,且神志不清。医院的医护人员为他紧急进行心肺复苏、电除颤。30医院急诊科,杨先生又出现了3次室颤,室颤时间几次相加超过15分钟,患者病情非常危急。
“这种在24小时内连续发作超过2次的室颤或室速,称为‘电风暴’,致死率极高。”袁国强主任医师指出,杨先生的“电风暴”是由心梗所引发的,除此以外,像心肌病、瓣膜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等也会引起它的发生,“电风暴”属于较危险的恶性心律失常,也是心源性猝死的主要原因。对于“电风暴”的抢救,尽快进行电除颤是最直接、有效的措施,“这位患者是比较幸运的,由于抢救及时,在救护车上和急诊的除颤都为手术争取了时机。”袁国强主任医师表示。
虽然经除颤、心肺复苏等抢救,杨先生的血压、心率得到了改善,但其病情仍未稳定,如果再反复发生室颤必将危及生命。因此,医院立即启动了心血管病急诊绿色通道,在家属的配合下,将杨先生直接从急诊送至导管室,由心血管病科袁国强主任医师进行介入冠脉造影及支架术治疗。“术中,患者曾反复出现低血压、呕吐;冠脉造影显示右冠闭塞,且有大量血栓。”袁国强主任医师介绍,在这种危急情况下,医生在给杨先生升压的同时进行血栓抽吸;由于血管近端、远端各有80%狭窄,因此为患者放置两个支架,开通冠脉,改善心肌灌注。经过不到一个小时的手术,杨先生终于转危为安。
心梗发生有征兆,出现不适别硬扛
“对于杨先生来说,此次发病是不幸中的万幸。”袁国强主任医师表示,急性心梗发病突然,需在短时间内开通血管方可挽救生命。所幸杨先生拨打急救电话还算及时,且在救护车上发生室颤得到了及时除颤治疗,医院为他立即启动绿色通道,为抢救赢得了宝贵时间。据介绍,为快速高效地救治心梗病人,医院心血管科建立了从院前、院内急救直达手术室/导管室的心血管急诊绿色通道,救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取得了显著效果,显示出该科室在心血管常见急危重症治疗中的技术优势。
此外,袁国强主任医师提醒,心梗发病虽然突然,但其发生往往有一定的征兆,例如胸痛,或肩背、上肢疼痛,疼痛较剧烈且不易缓解,咽喉部不适,或伴有恶心、呕吐、大汗等症状。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应提高警惕,及时就医。“尤其是平时有高血压、吸烟等危险因素的朋友,更要提高注意。”袁国强主任医师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