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心绞痛为心血管系统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现代医学防治冠心病研究发展迅速,基本可概括为3个方面:(1)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改善缺血心肌血供;(2)降低心肌耗氧量;(3)增强心肌细胞本身耐缺血缺氧的能力。
目前,国内每年皆有一些新的治疗冠心病中药应用于临床,除极少数药物外,大多不能踏进国际市场的大门,其原因除药学研究不能达到有效药物成分清楚及药代、药动过程明确的要求外,更为主要的原因则是没有充分采用国际统一疗效标准以证明中药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方面的疗效和安全性优势。对于疗效的可靠性评价,显然用较少受其他因素影响的客观病理学、形态学证据最具说服力。
中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的观察,由于受国内经济条件及传统认识观念的限制,其影像形态学的观察还没有得到应有的应用。此外,临床研究最强调随机双盲,以排除人为因素对研究结果的影响。由于中药自身性味、色泽等的差异,临床双盲研究有一定困难,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观察结果的可靠性。尽可能采用随机双盲对比方法,按照国际诊断和疗效判定标准,在疗效可靠性、安全性和长期生存质量等方面与目前临床常用的治疗冠心病西药如消心痛、硝酸甘油、阿司匹林及以前应用的中成药进行比较观察,才有可能客观评价中医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逐渐提高其研究水平。
中医方药因其成分复杂,往往一味中药即含有几十种或上百种成分,对某一病理生理改变的单一靶向作用,多不如西医化学合成的药物。就扩张冠状动脉、迅速缓解心绞痛的作用而言,目前还很难有一种中药能与西医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常用药物硝酸甘油、消心痛相比。无论是价格、还是起效时间和作用强度,单一靶向作用的西医化学药物比中药有一定优势。如何在西药有力的参照面前,发挥自身的优势,证实这种优势,不仅是中医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中所面对的间题,也是整个中医临床所面对的问题。
由于单一靶器官作用不如西医化学药物,中医往往把自己的优势归结为整体功能调节。对于许多功能性疾病、精神疾病,中医整体调节有一定的优势,但对某一病理生理改变基本清楚的疾病,盲目自夸其整体调节的作用,反而会让自身处于替代或辅助的地位。冠心病心绞痛治疗的目的在于迅速缓解疼痛、减少或控制心绞痛发作、预防心脏病事件发生和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中医整体调节,无论是调节阴阳平衡,还是气血运行,最终仍要落实到具体作用环节和治病效果上,没有生理病理改变的好转,单纯临床症状改善,不能视为中医的优势。因此,中医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研究,不能空洞地强调整体调节,还要研究药物的具体治疗效果。
中医、西医尽管有不同的理论体系和认识人体生理病理变化的方法,但是中医和西医的认识也有相一致之处。西医学疾病在同一疾病的某一阶段,疾病多有相同的病理变化,临床症状亦大多相似,这种一致性反映在中医临床的认识上,亦应有自己的规律。证病有机结合,进行中医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的评价,既注意病理生理变化,又注重机体的整体状态,可望得出较为切合临床实际的令人信服的结论。
救心金丸:心动力金保护!
增加心肌收缩力、改善冠脉微循环
提高氧的利用率、增强缺氧耐受性
金箔金衣小水丸、稳定药效清血管
北京白癜风治疗白癜风的医院儿童白癜风能治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