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是人们对情境中的一些特殊刺激而产生的正常心理反应,只是每个人经历的时间长短不一或程度不同。只有当焦虑原因不存在或不明显,焦虑症状很突出而其他症状不突出,焦虑的持续时间及程度均超过一定的范围,以致影响正常的生活、学习、工作时,才可以认为患了焦虑症。
焦虑症,又称为焦虑性神经症,是神经症这一大类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可分为慢性焦虑(广泛性焦虑)和急性焦虑发作(惊恐障碍)两种形式。主要表现为:无明确客观对象的紧张担心,坐立不安,还有植物神经症状(心悸、手抖、出汗、尿频等)。
小编特别提醒大家要注意区分正常的焦虑情绪,如焦虑严重程度与客观事实或处境明显不符,或持续时间过长,则可能为病理性的焦虑。
焦虑≠“焦虑症”焦虑是人的一种常见的心理情绪,而焦虑症则是一种心理疾病了。
焦虑是人们遇到某些事情、挑战、困难或危险时出现的一种正常的情绪反应。焦虑症又称焦虑性神经症,是以广泛性焦虑症(慢性焦虑症)和发作性惊恐状态(急性焦虑症)为主要临床表现,常伴有头晕、胸闷、心悸、呼吸困难、口干、尿频、尿急、出汗、震颤和运动性不安等症,其焦虑并非由实际威胁所引起,或其紧张惊恐程度与现实情况很不相称。
绝大多数焦虑都是由一定原因引起的,也是可以理解的,属于正常焦虑。二者的区别在于正常焦虑都有一定的原因,而且可以理解和反应适度;而异常焦虑不但反应的强度和持续时间过强、过长,与个人和现实的实际情况不相称,而且情绪反应的强烈异乎寻常最终不能自控,必须寻求医学帮助。
焦虑对人的工作、学习及机体的生理功能等各方面产生影响,轻度或适度的焦虑,使大脑和整个机体处于适当的觉醒水平或兴奋状态,思维敏捷,判断准确,迅速做出决定,使机体保持充沛的体力;中度或中度以上的焦虑对人体产生不利影响,甚至发展为焦虑障碍。
可见,焦虑与焦虑症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轻度焦虑对人有益,会激励人的潜质。而严重的焦虑则会演变成焦虑症,对人的身心健康造成危害。
三大常见焦虑症症状尽早识别1、病理性焦虑情绪。持续性或发作性出现莫名其妙的恐惧、害怕、紧张和不安。有一种期待性的危险感,感到某种灾难降临或死亡的感受(“濒死感”)。70%的患者同时伴有忧郁症状。情绪易激动,经常无故地发怒,与人争吵,对什么事情都看不惯,不满意。
2、躯体不适症状。常为早期症状。随着疾病进一步发展出现心悸、心慌、胸闷、气短、心前区不适或疼痛,心跳呼吸加快,全身疲乏等症状,反过来又加重患者的焦虑。还有失眠、早醒、梦魇等睡眠障碍。此外,还可有消化功能紊乱症状等。
绝大多数焦虑症病人还有手抖、手指震颤或麻木感、阵发性潮红或冷感,月经不调、停经、性欲减退、尿意频急、头昏、眩晕、恐惧、晕厥发作等。
3、精神运动性不安(简称精神性不安)。坐立不安、心神不定、搓手顿足、踱来走去、小动作增多、注意力无法集中、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如此惶恐不安(简称精神性不安)。
(图文来源网络,如果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