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疾病风险因素中与生活方式相关的包括吸烟、饮酒、饮食和运动。下面是yjbys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心血管疾病预防生活指南,欢迎阅读。
(一)健康饮食
1.减少盐的摄入,不可多于mg;超过51岁、有高血压、糖尿病或慢性肾脏疾病的人摄入盐不可大于mg;
2.不多于10%的能量来自饱和脂肪酸,摄入适量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
3.每天摄入不超过mg的膳食胆固醇;
4.尽可能少地摄入反式脂肪酸,限制富含反式脂肪酸的食物,如部分氢化油,以及限制脂肪摄入;
5.减少脂肪来源的能量摄入,少加糖;
6.限制食用包含细粮的食物,特别是包含脂肪、加糖或盐的细粮;
7.适量饮酒,女性最多一天一次,男性最多两次,而且必须达到合法年龄。
另外,想要保持身体健康,还需要:
1.多吃蔬菜和水果;
2.吃不同种类的蔬菜,特别是深绿色、红色以及橘黄色的蔬菜和豆类;
3.增加全谷类饮食摄入;
4.增加食用去脂或低脂牛奶或奶产品;
5.选择多种类的蛋白产品,如海鲜、瘦肉和禽肉、鸡蛋、豆类、豆制品和不加盐的坚果;
6.增加摄入海鲜的种类和量,以替代一部分肉和家禽肉;
7.食用低脂的食物,以取代富含脂肪的蛋白食物;
8.少吃脂肪,用油替代;
9.食用富含钾、食物纤维、钙和维生素D的食物。
1.胆固醇
报告中指出,目前没有证据表明胆固醇的饮食摄入和血胆固醇有关系,因此并没有必要担心胆固醇过度摄入。
2.咖啡因
一天3~5杯咖啡有益健康,而且每天约mg的咖啡因摄入量可以减少2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当然,糖、含脂牛奶或者奶油就少加点吧。
3.盐
减少盐的摄入,不可多于mg,但即使是高血压、糖尿病或慢性肾脏疾病患者也不再建议进一步限制盐的摄入。
4.饱和脂肪
建议优化食用脂肪类型而不是减少脂肪摄入。保持每天来自饱和脂肪的能量摄入上限为10%。,且建议改用非氢化植物油。AHA/ACC方面甚至建议将这个上限调整至5%~6%,以降低低密度脂蛋白水平。
5.添加糖和低能量甜味剂
建议低于10%的能量从添加的糖摄入,大约是每天12小勺糖的量。而低能量的甜味剂长期影响尚未明确,所以暂时不推荐用于替代添加糖。
6.饮食模式
建议一日三餐要摄入超过30%的脂质,但要限制添加糖的量。在降低心脏病方面,尤其推荐地中海饮食模式,其着重蛋白、全谷和富含健康脂质(如橄榄油、鳄梨和坚果)。
(二)运动方面
1.儿童和青少年(6~17岁)
该年龄段的人群每天应该至少有60min的身体运动,且应包括中高强度的有氧运动。坚持每周至少有三天如此运动,包括高强度运动、肌肉强化运动和骨质强化运动。
2.所有成年人(18~64岁)
该人群应避免不运动。每周应至少有min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或者75min的高强度的有氧运动,或者等量地组合中高强度有氧运动。另外,中高强度的肌肉强化运动也很有必要,每周2天或者更多,可变得更加健康。
3.老年人(大于65岁)
对于因慢性疾病而无法做min中强度有氧运动的老年人,应根据自身的情况尽可能地多活动;对于有跌倒风险的老人家,应多做可训练平衡的运动。
强调安全第一
鼓励运动,但也要确保运动的安全性,避免受伤。充分了解风险,但也要相信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运动是安全的;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应缓慢增加运动量,逐渐增加运动频率和时长;善于利用运动装备保护自己,不去危险的场所,遵守规则和政策;有必要的话可有监护人照顾。
(三)吸烟
1.烟草依赖是一种慢性疾病,所以也需要重复不断的干预和多种方法协助戒烟;
2.目前有治疗方法可以显著增加长期戒烟的概率;
3.临床医生和医疗部门都应该确认并记录下吸烟情况,并为每一位吸烟者提供帮助;
4.临床医生应鼓励每一位愿意戒烟的患者接受咨询指导和药物治疗;
5.短期的戒烟治疗是有效果的,临床医生应提供每一位吸烟者短期干预,策略遵循5步走:询问吸烟情况;建议戒烟;评估戒烟的意愿;协助戒烟;组织随访。
目前,个体化、团体和电话咨询指导都行之有效,许多有效的药物也可以帮助吸烟者摆脱烟草依赖,以下为几种可增加长期戒烟效果一线治疗药物:安非他酮缓释剂、尼古丁口香糖、尼古丁吸入器、尼古丁糖锭、尼古丁喷鼻剂、尼古丁贴片和伐尼克兰。
联合咨询指导和药物治疗比单独使用其中一种的效果更好。联合尼古丁贴片和其他药物也可以达到更好地治疗效果,而贴片可以保证持久的尼古丁水平,避免戒断症状。
(四)肥胖
根据-年期间美国发布的肥胖筛查相关的指南,总结如下:
成年人
每年筛查一次,建立诊断(超重或肥胖),计算BMI,评估超重患者或者腰围增加的患者肥胖相关的表现,告知超重或肥胖患者心血管风险,让该人群知道生活方式的改变也可以带来极大的健康获益。
2.儿童和青少年
家庭单位为基础的增重预防,父母需要 (五)一级预防
阿司匹林
已有研究证据显示,低剂量的阿司匹林(75~mg/d)可减少心梗再发率和卒中,然而,这些临床获益还需要和消化道出血风险进行权衡。美国FDA认为,对于从未有过心血管疾病的人,目前并没有证据支持可以服用阿司匹林进行一级预防。
---------------------------------------------------------------------------------
冠心病治疗的药物
冠心病的药物治疗,主要分为两个部分:
①改善预后药物
抗血小板聚集药物、β受体阻滞剂、调脂药物ACEI。
②减轻症状、改善供血药物
β受体阻滞剂、硝酸酯类药物、钙离子拮抗剂。
改善预后的药物
1.抗血小板聚集药物:
所有患者只要没有用药禁忌证(胃肠道活动性出血、阿司匹林过敏、有不能耐受阿司匹林病史)都应该服用阿司匹林。不能耐受阿司匹林的患者,可改用氯批格雷作为替代治疗。
2、β受体阻滞剂:
β受体阻滞剂可降低MI后患者病死率并可减轻心肌缺血,无禁忌证的MI后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均应服用。心力衰竭患者使用β受体阻滞剂。
β受体阻滞剂的使用剂量应从个体化,从小剂量开始,主机增加剂量,以心率>50次/分为宜。
3.调脂药物
他汀类药物调脂治疗是近年来冠心病治疗里程碑式的进展,可明显降低心血管事件和死亡。指南推荐所有冠心病患者均应服用,使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降至2.60mmol/L(mg/dl)以下;对极高危患者(如合并糖尿病或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应强化他汀类药物调脂治疗,使LDL-C降至2.07mmol/L(80mg/dl)以下。糖尿病或代谢综合征合并低LDLC和高甘油三酯血症的患者接受贝特类或烟酸类药物治疗。
为达到更好地降脂目标,在应用他汀的基础上可加用胆固醇吸收抑制剂依折麦布10mg/d。甘油三酯明显升高患者可应用贝特类药物或烟酸。
使用他汀类药物时,应严密监控转氨酶及肌酸激酶等生化指标。及时发现药物可能引起的肝脏或肌病,尤其是采用强化治疗室,更应该注意监测药物的安全性。
4、ACEI类药物
ACEI类药物能够减轻左室重构改善心功能、减少病死率前壁心梗或有心梗史、心衰和心动过速等高危病人受益更大
指南推荐所有合并糖尿病、心力衰竭、左室功能不全、高血压及心肌梗死后左室功能不全的患者均应使用ACEI。有明确冠状动脉疾病的所有患者使用ACEI。
二、减轻症状、改善供血药物
减轻症状及改善缺血药物应和预防心肌梗死及死亡的药物联合应用,β受体阻滞剂同时有两方面作用。
目前减轻症状、改善缺血的药物共有三类:
β受体阻滞剂
硝酸酯类药物
钙离子拮抗剂
1、β受体阻滞剂
β受体阻滞剂能抑制心脏β肾上腺素能受体,从而减慢心率,减弱心肌收缩力,降低血压,以减少心肌耗氧量,可以减少心绞痛发作和增加活动耐量。
使用β受体阻滞剂并逐步增至最大耐受剂量,选择的剂型及给药次数应能24小时抗心肌缺血。
当不能耐受β受体阻滞剂或β受体阻滞剂作为初始治疗药物效果不满意时,可使用钙离子拮抗剂、长效硝酸酯类或尼可地尔作为减轻症状的治疗药物。
当β受体阻滞剂作为初始治疗药物效果不满意时,联合使用长效二氢吡啶类钙拮抗药或长效硝酸酯类药物
禁忌症:严重心动过缓和高度房室传导阻滞、窦房结功能紊乱、有明显的支气管痉挛、支气管哮喘的患者禁用β受体阻滞剂。外周血管疾病及要种抑郁症是相对禁忌症,慢性肺心病可小心使用高度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没有固定狭窄的冠脉痉挛造成的缺血,如变异型心绞痛,不宜使用β受体阻滞剂,建议首选钙拮抗剂。
2、硝酸酯类药物
硝酸酯类为内皮依赖性血管扩张剂,能减少心肌需氧和改善心肌灌注,改善心绞痛症状。硝酸酯类药物会反射性增加交感神经张力使心率增快,因此常联合负性心律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与非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治疗慢性心绞痛。联合用药的抗心绞痛作用优于单独用药。
舌下含服或喷雾型硝酸甘油即用于心绞痛发作时缓解症状用药物,也可用于活动前数分钟使用,以减少心绞痛发作。(Ⅰ类适应证证据水平B)长效硝酸酯类不适宜用于心绞痛急性发作的治疗,而用于慢性长期治疗。每天用药时应注意给予足够的无药间期,以减少耐药性的发生。如劳力型心绞痛患者日间服药,夜间停药,皮肤敷贴片白天敷贴,晚上除去。
不良反应:头痛、面色潮红、心率反射性增快、低血压(服用短效硝酸酯类药物时更明显)。严重的主动脉狭窄或肥厚性梗阻性心肌病引起的心绞痛,不宜使用硝酸酯类药物。因硝酸酯类药物能降低心脏前负荷和减少左室容量,能进一步加重左室流出道的梗阻程度,而严重的主动脉瓣狭窄患者可因前负荷的降低进一步减少心搏出量,有造成晕厥的危险。
3、钙离子拮抗剂
钙拮抗剂通过改善冠状动脉血流和减少心肌耗氧量起缓解心绞痛作用,对变异性心绞痛或以冠状动脉痉挛为主的心绞痛,钙拮抗剂是一线药物。地尔硫卓和维拉帕米能减慢房室传导,常用于伴有房颤或房扑的心绞痛患者。不应用于已有严重心动过缓、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及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
稳定性心绞痛合并慢性心衰患者必须应用长效钙拮抗剂时,建议选择氨氯地平或非洛地平。
不良反应:外周水肿、便秘、心悸、面部潮红是所有钙拮抗剂的不良反应。低血压也时有发生,头痛、头晕、疲乏无力也可能发生。
合并高血压的冠心病患者可应用长效钙拮抗剂作为初始治疗药物
当使用长效钙拮抗剂单一治疗或联合β受体阻滞剂治疗效果不满意时,将长效钙拮抗剂换为或加用长效硝酸酯类药物或尼可地尔,使用硝酸酯类药物应避免耐药性产生。
钙拮抗剂与β受体阻滞剂联用:β受体阻滞剂可减轻二氢吡啶类钙拮抗药引起的反射性心动过速,非二氢吡啶类钙拮抗药地尔硫卓和维拉帕米可作为β受体阻滞剂有禁忌患者的替代药物,但非二氢吡啶类钙拮抗药与β受体阻滞剂联用能使传导阻滞和心肌收缩力的减弱更加明显,老年人、已有心动过缓或左室功能不良的患者要避免使用。
4、其他药物治疗
1、代谢性药物:曲美他嗪通过调解心肌能源底物,抑制脂肪酸氧化,优化心肌能量代谢,能改善心肌缺血及左心功能,缓解心绞痛,可与β受体阻滞剂联用,常用剂量60mg/d。分三次口服。
2、尼可地尔是一种钾通道开放剂,与硝酸酯类药物具有相似药理特性,对稳定性心绞痛可能有效。常用剂量为6mg/d,分三次口服。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