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课堂郭宁PCI术后天的药物治

PCI术后天用药应遵从"ABCDE"方案,A是指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抗血小板治疗(Anti-platelettherapy)及抗心绞痛治疗(Anti-anginatherapy);B是指β受体阻滞剂与控制血压(Bloodpressurecontrol);C包括戒烟(Cigarettequitting)与控制胆固醇(Cholesterollowering);D包括合理饮食(Diet)与控制糖尿病(Diabetescontrol);E包括运动(Exercise)与教育(Education)。其中,药物治疗是PCI术后患者二级预防的重点。在本期微课堂上,西安交通大医院郭宁教授就PCI术后天药物治疗"A"方案为我们进行了详细讲解。

1、抗血小板治疗

目前临床应用的抗血小板药物主要包括阿司匹林和P2Y12受体抑制剂,后者常用的有氯吡格雷、替格瑞洛等。

(1)阿司匹林

所有无禁忌证的ACS患者发病后应立即口服水溶性阿司匹林或嚼服阿司匹林肠溶片mg,继以mg/d长期维持。长期服用宜选择肠溶制剂,不宜掰开或咬碎服用,多建议临睡前服用,不建议餐后服用,以降低胃肠道损伤风险。

(2)P2Y12受体抑制剂

所有ACS患者建议在阿司匹林基础上联合使用一种P2Y12受体抑制剂。

·NSTE-ACS患者

所有无禁忌证的NSTE-ACS患者,无论接受早期介入策略还是药物保守治疗,均应给予P2Y12受体抑制剂治疗至少12个月。若出血风险不高(如CRUSADE≤30分),建议优先选择替格瑞洛负荷量mg,维持量90mg,2次/天;也可选择氯吡格雷负荷量~mg,维持量75mg/d。

·直接PCI的STEMI患者

建议优先选择负荷量替格瑞洛mg,其后给予维持量90mg,2次/天;或氯吡格雷负荷量~mg,维持量75mg/d。PCI术后P2Y12受体抑制剂一般建议维持12个月。

·溶栓治疗的STEMI患者

如年龄≤75岁,给予mg负荷量氯吡格雷,随后75mg/d,维持至少14天~12个月;如年龄>75岁,则不给负荷量,直接给予氯吡格雷75mg/d,维持14天~12个月。

(3)抗血小板治疗时长

中外多部指南均推荐ACS患者的抗血小板治疗应持续12个月。

表1.中国PCI指南推荐稳定性冠心病(SCAD)患者的DAPT时长

表2.ESC/EACTS心肌血运重建指南推荐的DAPT时长

(4)抗栓药物联合使用原则

常规上游(如急救车和急诊室)使用血小板糖蛋白IIb/IIIa受体抑制剂(GPI)增加出血风险,不宜推荐。高危患者(如血清肌钙蛋白阳性)、造影提示血栓负荷较重或未给予适当负荷量P2Y12受体抑制剂的患者可考虑静脉使用GPI。如需联用GPI,PCI术中使用普通肝素(UFH)的剂量应调整为50~70U/kg。PCI围术期交叉使用UFH和低分子量肝素(LMWH)可增加出血风险,应尽量避免。

使用口服抗凝剂的患者减少联合用药。合并房颤的ACS患者PCI术后建议采用HAS-BLED评分评估出血风险。对于出血低中危(0~2分)患者,无论置入裸金属支架(BMS)还是药物洗脱支架(DES),均建议PCI术后三联抗栓药物(口服抗凝药+标准DAPT)应用6个月,6~12个月期间改为口服抗凝药+单一抗血小板治疗药物。对于出血高危(≥3分)患者,建议PCI术后口服三联抗栓药物1个月,然后口服抗凝药+阿司匹林mg/d或氯吡格雷75mg/d长期治疗,维持治疗时间应根据临床具体情况而定。

图1.ACS合并房颤患者联合用药推荐。

2、抗心绞痛治疗

硝酸酯类药物能减少心肌耗氧量、改善心肌灌注以及缓解心绞痛症状,常联合负性心率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或非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CCB)治疗慢性稳定型心绞痛,联合用药时的抗心绞痛作用优于单独用药。

舌下含服或喷雾用硝酸甘油仅作为心绞痛发作时缓解症状用药,也可于运动前数分钟使用,以减少或避免心绞痛发作。长效硝酸酯类药物用于降低心绞痛发作的频率和程度,并可能增加运动耐量。长效硝酸酯类药物不适宜治疗心绞痛急性发作,适宜心绞痛的慢性长期治疗。注意,用药时应给足无药间期(每日应有6~8小时的间歇期),减少耐药性发生。

图2.常用抗心绞痛药物。

3、ACEI/ARB

ACEI能显著降低冠心病患者的死亡率和再发心血管事件风险,是冠心病预防和治疗的重要药物之一。

(1)冠心病合并高血压

ACS患者降压药物建议首选ACEI(不能耐受者或用ARB代替)和β受体阻滞剂;有近期心肌梗死病史的高血压患者,建议服用β受体阻滞剂和ACEI/ARB;对有心绞痛的高血压患者,应给予降压治疗,首选β受体阻滞剂和钙拮抗剂(I,A)。

(2)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

建议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或心肌梗死后LVEF<40%的患者尽早服用ACEI(I,A);所有心力衰竭或左心室功能不全患者如无禁忌,尽早服用β受体阻滞剂,至最大可耐受剂量(I,A),并长期服用;症状持续(NYHA心功能II~IV级)且LVEF<35%的患者,可在服用ACEI/ARB和β受体阻滞剂的基础上,给予醛固酮受体拮抗剂(I,A);窦性心律、心率>70次/分钟且LVEF<35%的心力衰竭患者,如果患者症状持续(NYHA心功能II~IV级),可在服用建议剂量的β受体阻滞剂(或已达最大耐受量)、ACEI/ARB及醛固酮受体拮抗剂的基础上,给予伊伐布雷定(IIa,B)。

下期预告:郭宁:PCI术后天的药物治疗(下)

相关链接

郭宁:PCI术后天风险仍高,非药物治疗是基础(上)

专家简介

郭宁,西安交通大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医学中心及美国心血管研究基金会访问学者,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心血管病影像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重症医学分会心脏重症专家委员会委员,陕西省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委员兼秘书,卫生部冠心病介入培训导师

主要研究方向冠心病的腔内影像学及生理学,承担并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多项,国际多中心研究项目十余项。发表论著十余篇,其中1篇发表于国际顶级心脏病学杂志Circulation。参编著作2部。获陕西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项。

心在线专业平台专家打造编辑张莉娟┆美编柴明霞┆制版刘明玉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hyslw.net/xjtyl/6327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