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你并不觉得生活中有如此多的精神类病人
那是因为精神障碍是一个广义的概念
实际上精神疾病非常普遍
大概有多种
最常见的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
睡眠障碍、双相情感障碍,甚至精神分裂症……
抑郁症是精神疾病的一种
抑郁症是影响人类健康最常见的精神心理疾病之一,具有发病率高,识别率、就诊率、治愈率低等特点。该病是一种“精神感冒”且非常普遍,几乎每个人都有过抑郁状态,部分人确诊为抑郁症。
抑郁症表现
抑郁症突出表现为情绪低落、思维迟缓及意志活动减退的典型“三低症状”。而很多疾病表现,往往被当成躯体疾病诊断,如心绞痛、颈间背部疼痛,胃肠道问题,实际上就是抑郁症;此外脑卒中、糖尿病、癌症等,也常常会共生抑郁,会显著影响躯体疾病的恢复。
JILINZHONGSHAN
怎么判断
正常的不开心和抑郁症的不开心?
正常的「抑郁情绪」并不是一种疾病,而是在遇到具体生活事件后,一种不愉快、烦闷、压抑的内心体验,是人们正常的与生俱来的情感反应。
比如,丢了手机会郁闷,被骂了会不开心,失恋了会难过,工作、学业遇到艰巨挑战完不成时会觉得焦虑。
这种情绪是短暂的,通过倾诉、运动甚至吃一顿火锅、睡一觉就可以调节,一般在2周之内就可以缓解甚至消除。
而「抑郁症」就没有那么简单了。
抑郁患者的情绪低落跟某件具体的事件没有直接关系,或者是因为一般人认为无足轻重的小事而爆发,或者时间久远的“错事”又复出脑海难以下沉,或者说物是人非、时过境迁,而悲伤/内疚/羞愧/后悔/抱怨情绪却仍然无法解除。常常呈现出让人难以理解的不开心、入睡困难、早醒、自责、甚至有自杀念头,与其处境不相称,给人以“小题大做”的感觉。
同时,抑郁症的症状持续时间较长,以周、月、甚至以“年”来计算的。
图片
为什么会得抑郁症?
有人说是因为想太多
有人说是因为太敏感
有人说就是闲出来等等解释
实际上,抑郁症与多种因素有关联
1.性格因素
研究表明,自卑、悲观、敏感、偏执等性格的人更容易患抑郁症,这些性格的人一般都不善表达,把压力和负面情绪长期积压在心里,长期以往就会陷入严重的焦虑和绝望中。
2.遗传因素
抑郁症虽然不是遗传病,但是父母是抑郁症患者的人,抑郁症的风险要比正常人高10%-13%。还有研究表明,抑郁症患者亲属患病率比普通家庭高10-30倍,而且血缘关系越亲近,患病率越高。
3.环境因素
包括家庭环境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如果一个人长期处于对自身心理健康发展不利的家庭和环境因素,比如失去亲人、失恋、失业、人际关系紧张的情况下,其的负面情绪得不到缓解,很容易导致抑郁症的发生。
4.生物化学因素
研究表明,脑内生化物质的紊乱是抑郁症的病因之一。睡眠障碍、服用含有激素的药物等,会导致脑内多种神经递质紊乱,改变情绪,引发抑郁症。
当你自觉“压力山大”
“精神状况”不佳时
可以尝试以下方式
减压!去燥!缓解不良情绪……
图片
常用减压方法
1.正确认识自我,放平心态。
调整自己的生活目标,客观地评价事情、评价自己,拥有一颗坦然面对成功与失败的平常心,才能使自己心情舒畅。
2.适当的合理的情感宣泄。
通过宣泄内心的郁闷、愤怒和悲痛,可以减轻或消除心理压力,避免引起精神崩溃,恢复心理平衡。比如倾诉,将心中的忧愁、烦恼、痛苦、悲哀等等,向你的亲朋好友、你信赖的人倾诉出来,自言自语也行,对身边的动物讲也行。
3.适当的娱乐、运动等,转移注意力。
当悲伤、忧愁情绪发生时,先避开某种对象,不去想或遗忘掉,可以通过适当的娱乐(比如听音乐、读书、下棋、打牌、绘画等)、运动等活动,使紧张情绪松弛下来,有意识地转移话题或做点别的事情来分散注意力,可使情绪得到缓解,使心情趋于平静。
吉林中山温馨提醒:
如果你想摆脱“抑郁症”疾病的困扰,医院进行详细的检查和治疗,这样才能得到有效的治愈,也能使疾病的危害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