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心络治疗急性心梗研究登上JAMA,

年11月16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脉络学说营卫理论指导系统干预心血管事件链研究”成果发布会在北京召开。中国工程院院士高润霖、张伯礼、张运、吴以岭、韩雅玲,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副主任沈建忠,美国德州大学西南医学中心艾瑞克·皮特森(EricD.Peterson)教授等海内外上万名医学专家学者通过线上线下齐聚,共同分享这一络病理论创新转化的丰硕成果。

会上,中医院杨跃进教授发布了“通心络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心肌保护研究”成果。结果显示,通心络显著降低30天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包括心源性死亡、再次心肌梗死、紧急冠脉血运重建和脑卒中)风险36%,降低心源性死亡风险30%;研究一年时通心络持续降低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风险36%,降低心源性死亡风险27%,为改善急性心肌梗死远期预后提供有效治疗药物。?

而且,该研究论文《中国通心络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CTS-AMI随机临床研究》在国际顶级医学期刊《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上发表,是首个登上《JAMA》主刊的中医药研究。预示着中医药在现代化和国际化道路上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中医药创新硬实力再次被世界认可。

通心络胶囊是在络病理论指导下研发的专利新药。它的突出优势不单表现在本次研究主要针对的急性心肌梗死上,在整个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方面,通心络都表现出良好的治疗效果——它具有调脂抗炎抗凝,保护血管内皮;稳定斑块,解除血管痉挛;保护微小血管,改善心脑缺血的“三重保护”作用。

迄今为止,通心络已先后荣获四项国家科技成果奖,获得《冠心病合理用药指南》、《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术后心绞痛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中国多学科微血管疾病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等27部国家级心脑血管疾病诊疗指南、共识推荐,成为守护我国心脑血管健康的重要力量。

不仅如此,近年来通心络取得的成绩也获得了国际社会的认可。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张运教授关于“通心络稳定易损斑块”的研究论文发表在世界级权威医学杂志《美国生理学杂志·心脏循环生理》上,美国编辑部还为此配发了专题评论,认为通心络为心脑血管病患者“点燃了希望之灯”,对其治疗作用给予高度评价;年4月,通心络胶囊稳定易损斑块的研究再发国际循环领域排名第二的杂志《欧洲心脏杂志》;年3月,通心络干预颈动脉斑块循证研究论文发表在国际权威科技期刊《自然》子刊《科学报告》上,在不断向国际化推进的这条道路上,通心络始终砥砺前行,从不让人失望。

治疗心脑血管疾病,西医有西医的法子,中医也有中医的办法。如果能将中西医的治疗优势结合在一起,那将为广大心脑血管病患者带来更多新的希望。如今,逐渐登上国际医学舞台的通心络与阿司匹林和他汀类药物的联用已经成了公认的心脑血管病防治的“金三角方案”。“金三角方案”不仅可以实现未发生心脑血管病高危人群的一级预防,还能对已经发生心脑血管病的患者进行二级预防。这种“既防且治”的治疗方案在整个医学界都是非常可贵的,值得临床广泛应用推广。

在此次发布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医院高润霖教授在致辞中表示,此次“通心络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心肌保护研究”的意义不单是为通心络增加了坚实的循证医学证据,也为中西医结合,用现代科学的方法研究中医中药作出了一个典范,为更多心脑血管病患者带来了福音。




转载请注明:http://www.hyslw.net/xjtyl/6374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