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讨论来源于介入并发症群及其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专家姓名+Drking道金医学)。文内观点针对特定病例,不具备广泛临床指导意义,请勿简单模仿,以免对患者带来负面影响。对于盲目模仿文中方法带来的不良后果,Drking道金医学不负任何责任。
本期主持:李宇教授首都医科医院
基本信息
患者,男,64岁,主因间断性胸痛1年,加重7天入院
现病史
患者于年10月出现活动后胸痛,休息可缓解,未规律服药,7天前症状较前加重,就诊我院门诊,完善检查后诊断为不稳定型心绞痛,冠脉CTA提示多支病变伴钙化,收入病房行冠脉造影检查,必要时行血运重建治疗
冠脉造影
LAD近、中段弥漫病变伴钙化最重90%狭窄,累及D1近段及开口85%狭窄伴钙化,LCX开口、近段弥漫病变伴钙化最重90%狭窄,LM末端真分叉病变累及LAD和LCX开口。RCA弥漫病变,最重LVB远段85%狭窄
考虑LM+三支病变建议患者外科搭桥治疗,患者拒绝,故择期行PCI介入治疗
考虑患者症状,如何处理多分叉LM/LAD/LCX分叉
LAD/D1
合并钙化病变是手术的难点
介入血运重建手术策略
?LM/LCX/LAD1.1.1病变需要双支架术
造影可见LCXp和LADp明显钙化,需充分预处理
(棘突球囊为宜)
?LADp/D1/LADm1.1.1病变可JBT或者双支架术
?首选7FGC
?导丝选择操纵性好的工作导丝
?后扩、KBT时需要通过性好的非顺应性球囊
PCI
7FEBU3.5GC到达LM,SionBlue导丝到前降支远段,GC造影提示LCX开口重度狭窄伴钙化,拟先预扩张LCX开口。
2.5×15mm普通预扩张球囊,12atm×8s1次预扩张
LCX开口狭窄明显缓解,但是LCX开口斑块位移LAD开口受累,LADTIMI2级血流
3.0×13mm棘突球囊预扩张LAD开口-LM,12atm×8s1次预扩张防止嵴线位移,2.5×13mm棘突球囊预扩张D1-LAD,12atm×8s1次预扩张防止嵴线位移
棘突球囊充分扩张后,LAD血流恢复,开口斑块负荷明显变少,无斑块移位和嵴线位移,LCX开口未受累。D1开口及近段钙化斑块扩张充分,轻度狭窄伴夹层
LADp/D1/LADm
Crush术式,LAD:3.0×29mm、D1:2.5×13mm支架
LADp/D1/LADmCrush术式后结果
LAD预置球囊,LCX-LM支架后结果
拟行LM/LCX/LADCrush术式
3.5×15mm球囊,POT,LAD支架和CrushLCX开口支架16atm×8s
LAD-LM4.0×23mm支架,支架定位,不要CrossoverD1开口
LAD/D和LAD/LCX使用球囊进行KBT
使用4.5×8mmBalloon16atm×8sPOTLM
手术结果
无明显残余狭窄,LAD、LCX、D1TIMI3级血流
个人体会
?涉及到LM的多分叉病变血运重建术前需仔细阅图,制定各种预案,避免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情况发生
?钙化病变、分叉病变中使用棘突球囊或切割球囊优于普通球囊,棘突球囊的通过性、安全性优于切割球囊
?非顺应球囊通过性良好,综合性能突出,在对合并钙化的分叉病变的介入血运重建术中,可作为首选后扩球囊
本期编辑
杨斐
说明:文章中所使用的文字和图片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会第一时间撤回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