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时节天气多变,气温忽高忽低,是心血管疾病多发时节。我院急诊科主任虞振委提醒,患有高血压、高血脂症、糖尿病等疾病以及肥胖、吸烟、有冠心病家庭史的人群要特别注意,尤其是中老年患者,稍有不慎,很容易诱发心绞痛、心肌梗塞(简称心梗)等心血管疾病。
为什么心梗爱在春季“偷袭”?
气温变化大
一些老年人因本身患有冠心病,气候的骤然变化极易诱发心绞痛,突发心肌梗死。
流行病诱发心血管疾病
春季又是各种呼吸系统流行性疾病的多发期,容易发生感冒、发烧、肺部感染等呼吸系统疾病,这些病可能诱发或加重心血管疾病。
户外活动多,活动量加大
气候转暖,人们的户外活动开始增多,心肌耗氧量也随之增加。有的人心脏对由静止期到活动期的负荷量耐受性一时不适应,加上掌握不好活动量,容易诱发心绞痛或心梗。
胸痛是心梗最显著的症状,但是临床数据显示,有一部分心梗患者的症状不典型,胸痛常放射到牙齿、左臂、上腹部等某些其他部位,这些部位的疼痛,经常会被病人忽视,同时,也会经常导致误诊或漏诊,所以极具致命性,对于心梗患者而言,十分危险。
这些疼痛别忽视
上腹部不适、疼痛,这种上腹部不适可能是沉重感,而不是尖锐的疼痛,可不伴胸痛,常伴有呕吐,而腹部无压痛点、无腹泻,应警惕急性心梗的发生。
与劳累有关的其他部位疼痛,患者出现咽喉紧缩疼痛、牙痛、下颌痛、左肩臂痛、后背痛等情况,并且疼痛与劳累、激动等有关,也需要加以重视。
患者疲劳感明显,即使休息时仍感觉很累;有的患者描述为虚弱感,头晕,伴或不伴晕厥;有些感到焦虑或恐慌,出现此类情况时需要特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