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年期怎么界定
一般情况下,更年期始于40岁,止于60岁或65岁,过程可长也可短,因人而异。同时,这个阶段会有诸多不适,比如潮热、夜汗、心悸、怕冷怕热、脾气火爆等等。
指导专家
马晓年(医院性医学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
高忠(上海交通大学医学医院老年科副主任、主任医师、教授)
“更年”信号早发现女性更年期是女性生理和心理发生变化最大的阶段,常被称为“多事之秋”。在这个特殊时期,女性学会如何爱护自己显得尤为重要。
内分泌方面,40岁以上的妇女,在10个月内发生两次相邻的月经周期长度的变化大于等于7天,就可以认为自己进入更年期,月经迟到通常是更年期最早的信号。
在神经系统方面,情绪不稳定、急躁、抑郁、多疑、记忆力减退、神经过敏、精力不集中都属于更年期的表现,严重者的状况类似精神病抑郁型或躁狂型。
在心血管系统方面,血管舒缩症状是更年期特有的表现,会有潮热、夜汗、心慌的情况;也有些人表现为更年期假性心绞痛、更年期高血压。
在身体表现上,皮肤变得敏感、干燥、皱纹增加,头发变白、干枯,产生口干舌燥等症状。由于骨质流失,可能造成腰酸背痛,身上感觉腰背疼痛。
男性男性也有更年期,主要是由男性体内雄激素减少造成的。在此期间,男性也会像女性一样,出现各种不适。
肌肤老化:皮肤老化最早是从脸部的皱纹开始。接着颈部,手脚的皮肤,也会日渐松弛,下垂。这是因为脂肪与弹性组织逐渐减少所致。
心血管老化:随著年龄增长,心脏常有肥大心内膜增厚的现象,这可能是因为心脏结缔组织增加,类质脂沉积,心脏各瓣膜和其他结构钙化所致。此外,血管弹性变差,变硬,动脉硬化,血管变窄等血管毛病也可能陆续出现。
血管调节方面:有时会像孩子一样浑身发热,甚至踢被子,燥热不安,头痛,眩晕,心悸等。
消化器官老化:随著年龄的增长,消化器道平滑肌的纤维及腺体会逐渐萎缩,胃粘膜也会日渐变薄,而结肠及胃腔则会慢慢扩大,失去弹性。这些改变是逐渐发生的,所以大多无自觉症状。如若不节制饮食,注意卫生,保持情绪稳定,则将更明显的诱发。
肝肾阴虚:症状呈现眩晕腰酸,耳鸣盗汗,烦躁易怒,面赤升火,手足心热,口乾咽燥,小便短赤,舌质红,脉细弦数。
泌尿器管老化:50岁左右,人体的肾小球滤过率将逐渐减退,血中尿素氮开始上升,肾小管功能明显降低,尿浓缩功能也急剧低下。
所以,进入更年期以后,常自觉夜间尿多,尿颜或残尿感。心肾不交症状心烦失眠,心悸不安,眩晕腰酸健忘,五心烦热,舌质淡红,脉细数。
生殖器官老化:由于性腺功能逐渐减退所致,雄激素水平的下降,可能导致出现性欲减退、性活动减少、阴茎勃起硬度下降等状况。
更年期“假病”得识别
更年期的一些特殊表现和某些临床疾病的表现很类似,又都是中老年人群,因此容易被误诊,此时需要我们认真区分。
更年期高血压与高血压病:虽然都表现为高血压,但两者有区别。更年期高血压波动明显,进入睡眠后升高的血压往往能降至正常。同时患者多伴有阵热、潮红、多汗等。检查则表现为雌激素水平降低,而眼底或心电图多没有改变。
普通的高血压病,患者的血压升高呈持续性。临床表现为头痛、头晕、心慌等。
更年期假性心绞痛与冠心病心绞痛:更年期假性心绞痛与体力活动没有关系,仅和情绪、精神有关,表现为心前区持续性钝痛,持续时间超过15分钟,心电图多无改变。
冠心病心绞痛与体力活动和情绪激动有关系,胸前下段或心前区突发的压榨样疼痛或窒息样疼痛,并向左臂放射,心电图多有改变。
需要注意的是,不少人在更年期会明显发福,这时候要警惕代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疾病
积极应对更年期状况更年期既然不可避免,积极应对才是最好的选择。首先应了解更年期常识,适时就医,除多方面检查之外,还应增加运动量。
★专家建议:
运动能够增加关节营养,减少骨质疏松和骨关节病;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心血管系统;改善糖代谢,减少糖尿病;利于降血压,改善血脂;减少老年痴呆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