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好每天都要打交道的药物硝酸酯类硝

医生须知

1药理作用

以扩张静脉为主,使前负荷下降;舒张动脉血管,降低左室后负荷和心肌耗氧耗量。选择性扩张大的冠脉血管,增加缺血区血流量,特别是当动脉粥样硬化或痉挛时,硝酸酯类的舒张作用强而持久;刺激生成侧支,并可使侧支开放,增加缺血区供血,防止梗死区扩大或再梗死;促使冠脉血流由非缺血区向缺血区灌流;具有抗血小板聚集及抗血栓作用。

2分类

(1)片剂:硝酸甘油、消心痛、单硝酸异山梨酯等;

(2)气雾剂:异舒吉气雾剂;

(3)贴剂:硝酸甘油贴片;

(4)针剂:硝酸甘油、硝酸异山梨酯、单硝酸异山梨酯等;

(5)软膏剂:硝酸甘油;

(6)长效制剂:长效消心痛。

3适应证

(1)防治心绞痛、冠脉功能不全、心肌梗死等。

(2)治疗急、慢性心衰。

(3)治疗动脉内膜炎及伴有周围血管痉挛。

(4)治疗各种原因所致的肺动脉高压。

(5)降压治疗。

(6)防治氰化物中毒(亚硝酸异戊酯)。

4用法

(1)硝酸甘油发作时舌下含服1片,约2~5min有效,维持30min,极量2mg/日。舌下喷雾1~2喷(0.4~0.8mg/次)。贴膜于胸部附近,1~2片/日。静滴:10μg/min始,每5min增加5~10μg/min,直至症状缓解或出现副作用,一般用量<μg/min。

(2)消心痛5~10mg,2~3次/日。长效制剂20mg,1~2次/日。静滴:异舒吉每小时2~7mg,必要时可加至10mg/h;消心痛液ml(10mg),在2~3小时内滴注,1~3次/日。舌下喷雾1~3喷/次。

(3)单硝酸异山梨酯普通片,10mg,2次/日始,可渐增至20mg,2~3次/日。缓释片,25mg,1次/日始,可加至50mg/日。静滴:60μg/min始,可渐增至μg/min(有效剂量2~7mg/h)。

舌下含服硝酸甘油,通过粘膜吸收极快,避了首过效应,药物浓度很快达峰值。贴片膜内药物按准确剂量恒速进入皮肤,作用时间24小时。气雾剂较舌下含片显效高,起效快,使用方便,利于急救,安全可靠。

5毒副作用及防治

(1)扩外周血管可致颜面部潮红、反射性心率加快和搏动性头痛,最为常见。防治:从小剂量开始。

(2)增高眼压,可诱发青光眼,故颅内高压和青光眼患者忌用。

(3)用药过量或敏感者,可致体位性低血压,出现头晕、虚弱等脑缺血症状,也可出现意识丧失。防治:小剂量开始,服药时宜取坐位或卧位,出现症状时可取头低脚高卧位。

(4)可迅速发生耐药性,停药后又能迅速逆转。影响耐药性发生的因素包括剂量大小、用药次数、途径、剂型、作用时间、血药浓度和个体差异等。

(5)防治:

·间歇治疗,使病人有-无硝酸酯的空白期(6~12小时);

·补充巯基供体,如卡托普利、半胱氨酸、蛋氨酸;

·避大剂量给药和无间歇期使用长效缓释剂;

·硝酸酯产生耐药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水钠潴留,可联合ACEI或利尿剂治疗;

·可适当进食含SH基的肉类、蛋白;

·替代使用类硝酸酯药物,如吗多明等;

·尽可能应用单硝酸制剂,耐药性发生相对较少。

(5)贴膜与皮肤接触面偶有搔痒或灼热感等过敏反应。

(6)消化道症状,正铁血红蛋白血症病情加重等。

6药物间相互作用

(1)同时服用其他扩血管药物、降压药、β阻滞剂、钙拮抗剂、神经松弛剂、三环类抗抑郁药和含酒精饮品可加强硝酸酯类药的作用。

(2)与肝素合用,减弱肝素作用。

(3)可增高去氢麦角胺血浓度并强化其作用。

(4)苯巴比妥为肝微粒体酶的诱导剂,可加速硝酸酯类药的代谢,降低其血浓度。

(5)加强三环抗抑郁药的降压作用,可降低麻醉剂的分解代谢,与吗啡合用应谨慎。

(6)不宜与促正铁血红蛋白制剂合用,可增加发生正铁血红蛋白血症的危险。

7注意事项

(1)青光眼、低血压、脑出血、颅内压增高、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心原性休克、循环衰竭、头部创伤、明显贫血、硝酸盐过敏、妊娠或哺乳期、甲状腺功能低下、严重肝肾疾病、低温等病人应禁用或慎用。

(2)静滴硝酸酯类药应监测心电图和血液动力学。

(3)亚硝酸异戌酯用于氰化物中毒,应用时静注25%~50%硫代硫酸钠。

(4)使用方法须正确,注意间竭用药,防止耐药发生。

(5)若用药剂量大时,切勿突然停药。根据药物的有效性和病人的耐药性,需每日对剂量进行相应调整和分配。提醒驾车者、机械操作者和高空作业者注意体位性低血压和眩晕的危险性。

护士须知

1评价

(1)硝酸酯类药剂型较多,应正确评价。硝酸甘油可舌下用药,迅速起效,作用明显;消心痛可提高稳定型心绞痛阈值,减少心绞痛的发作频率和硝酸甘油用量;单硝酸制剂的效果更好,可防止或减少耐药性的发生;皮肤给药可预防夜间心绞痛的发作,不影响睡眠,可避体位性低血压,对老年人较合适;硝酸甘油针剂对急性心梗早期患者可控制缺血损伤,改善血液动力学,限制梗死区扩大和左室重构,减少并发症,一般使用48小时后改为口服或贴膜,也可加用ACEI类药。

(2)病人心绞痛相关情况:

·硝酸酯类药服用多长时间,是预防用药还是治疗用药;

·心绞痛发作的频率和持续时间;

·心绞痛发作时的伴随症状,如出汗、恶心等;

·心绞痛发作的诱因,休息时心绞痛有无发作;

·硝酸酯类药的剂量、用药时间、频数以及药物的贮藏和携带情况等。

(3)病人的心律、率和血压,阅读心电图。

(4)若心绞痛发作时,应评价下列情况:

·胸痛的部位和性质,须排除非心原性胸痛,包括肺栓塞、气胸、主动脉夹层、带状疱疹、软骨炎、胃肠道疾病等;

·诱因和先兆症状,如病人的活动情况、胸痛前的感觉等。

2宣教

(1)随身携带硝酸甘油以备急救,若舌下服用3片硝酸甘油(每隔5分钟1片),心绞痛仍不缓解,应寻求医生帮助。

(2)告之家属应知道硝酸酯类药的存放地点,以便在紧急时帮助病人服用药物。

(3)长期服用硝酸酯类药物者,不可骤停,以防心绞痛急性发作和诱发心梗。

(4)嘱病人应根据医嘱,定时服药,不可随意加用药物,切忌服药期间饮酒。

(5)贴膜应贴于胸前干净皮肤上,也可用于手臂部,避用于肘和膝关节以下部位。

(6)解释药物的作用,应达到的疗效(疼痛缓解、运动耐量增加等)和副作用(体位性低血压、头痛等),嘱病人尽可能卧位或坐位服药。

(7)解释如何舌下用药。

(8)嘱病人避光、避热、避潮湿保存药物,不应将药放于贴身口袋中,每3个月应更换1次药物。

(9)嘱病人若心绞痛发作,应保持镇静,停止活动,原地坐下或平卧。服用硝酸甘油后,可出现头痛、面部潮红和头晕,不必紧张,这些反应为-过性。

(10)若出现严重副作用(剧烈头痛、重度头晕、晕厥、低血压等),应与医生联系。

3观察

(1)疗效

·心绞痛缓解;

·缺血心电图改善;

·预防性用药者心绞痛发作的频率减少,程度减轻,持续时间缩短;

·运动耐量提高。

(2)副作用:包括低血压(服药后1小时发生)、头晕、头痛、心动过速、心悸等。

(3)药物间相互作用:酒精、扩血管药等。

(4)应记录心绞痛的发作次数、程度、持续时间、缓解情况以及硝酸甘油用量等。

4注意事项

(1)贴膜应贴于无病损、无毛、无油腻的皮肤上,每日更换部位,防止皮损。

(2)注射剂系浓缩液体,不能直接注射,须加用适当生理盐水(40~50ml)微泵推注。

病人须知

(1)硝酸酯类药为处方药,应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不应随意增减药物和剂量,不可骤停药物,特别是长期服药治疗者。

(2)了解心绞痛的不同症状表现,如压榨样、烧灼样、撕裂样、濒死样疼痛等。

(3)应避心绞痛的诱发因素:饱餐、吸烟、剧烈运动、情绪激动等。

(4)改善生活方式,包括低盐低脂饮食、足够休息和睡眠、适当活动等。

(5)避饮含酒精类饮料,尽可能坐位或卧位服药。

(6)若出现心绞痛,应坐下或平躺,含服3片硝酸甘油无效后,医院联系。

(7)妥善保存和携带药物,防止药物失效。

(8)若出现头痛等副作用,特别是服药后几分钟内,不必紧张,这些-过性不良反应随着服药持续几天,即可消失或减轻。若症状严重,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则应与医生联系。

赞赏

长按







































北京中科医院十一年致力公益事业
中科白癜风医院好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hyslw.net/yfzl/6295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