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冠心病危害最新研究公布,近半数患者的危险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又称缺血性心脏病,是由于冠状动脉发生严重粥样硬化性狭窄或阻塞,或在此基础上合并痉挛,以及血栓形成,引起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缺血或梗死的一种心脏病。

冠心病是全球性的重大健康问题。年,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全球前五位疾病负担中,冠心病在男性为第二位,在女性为第三位。近40余年来,在许多发达国家,由于多种预防策略和预防措施的综合采用,冠心病正在减少,但是在中国及其他发展中国家,由于人口老龄化社会城市化及生活方式变化,该病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在不断上升。

一、冠心病的分型、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

年,世界卫生组织将冠心病分为5型:

①无症状性心肌缺血②心绞痛③心肌梗死④缺血性心肌病⑤猝死

近10余年来趋于将本病分为急性冠脉综合征和慢性冠脉病两大类。前者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也有将冠心病猝死也包括在内;后者包括稳定型心绞痛、冠状动脉正常的心绞痛、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和缺血性心力衰竭(缺血性心肌病)。

如出现典型的心绞痛,或发生心肌梗死,临床上可基本明确冠心病的诊断。典型心绞痛的特点有:

1、诱因常由于身体活动、情绪激动、饱餐、寒冷或心动过速而诱发。也可发于夜间。2、部位及发射部位典型部位为胸骨体上中断的后方,也可在心前区,常放射至左肩、内侧臂至小指及无名指,或至颈部、咽部、下颌骨,少数可放射于其他不典型部位或放射部位疼痛更显著。心前区疼痛范围如手掌大小、界限不清。3、性质压迫、紧缩或发闷,有时有窒息和濒死感,疼痛可轻可重,重者伴焦虑、冷汗。一般针刺样或刀扎样疼痛多不是心绞痛。疼痛发作时患者往往不自觉停止原来的活动,直至症状缓解。而不像胆绞痛、肾绞痛和肠胃疼痛,患者多辗转不安。4、持续时间及缓解疼痛出现后,常逐渐加重,1~5分钟而自行缓解,偶尔可长达15分钟,休息或舌下含化硝酸甘油而缓解。

有临床症状的冠心病患者中,大约1/3~1/2以急性心肌梗死为首发表现。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症状差异极大,有1/3的患者,发病急聚,极为严重,医院就已死于院外;另有1/4~1/3患者无自觉症状或症状很轻未就诊。其突出的症状为胸痛,疼痛较心绞痛更剧烈,呈压榨性或绞窄性,难以忍受,患者有濒死感,烦躁不安;部位及放射部位与心绞痛相同,持续时间持久,多在半小时至几个小时或更长,休息和含化硝酸甘油不能缓解,常需要使用麻醉性镇痛剂。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根据典型的临床表现、特征性心电图改变和血清酶学的升高,一般并不困难。

对无急性心肌梗死史,也无典型心绞痛的患者,需要综合冠心病危险因素、年龄、性别、临床病史,其他心脏病的排除等方面综合考虑,但确诊需要有冠状动脉狭窄的病理解剖学依据。目前,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金标准,仍为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近年来,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日益成为冠状动脉检查的一项重要检查手段。临床上,通常在冠状动脉狭窄程度≥50%的患者进行运动可诱发心肌缺血,故一般将≥50%的冠状动脉狭窄称为有临床意义的病变。

二、冠心病流行病学

年以来,我国心血管病死亡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心血管病死亡率和死因构成比均居首位。年,我国城市和农村心血管病死亡率分别为./10万和.42/10万,心血管病死因构成比分别为:42.61%和45.01%。全国33个省监测资料显示,年心血管病死亡人数.24万,比年增加46%,其中缺血性心脏病、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死亡人数分别增加91%、.3%和18%。根据生命损失年估计,卒中和缺血性心脏病是我国人群死亡和过早死亡的主要原因。

我国流行病学研究表明,与欧美等西方国家相比,我国人群冠心病发病率较低,而卒中发病率较高,冠心病、卒中发病率存在较大的地区差异,总趋势为北方高于南方。近年来,一些地区监测报告显示,缺血性卒中发病率仍在增高,而出血性卒中发病率有所下降,急性冠心病事件发病率也在持续增高,且中青年男性增幅较大。~年,全国卒中流行病学调查显示,20岁以上人群卒中年龄标化发病率.28/10万人,估计我国每年新发卒中人数万。

三、冠心病危险因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hyslw.net/yshl/63560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