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老龄化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而高血压是老年人常见的一种疾病,因此该病的发病率也呈上升的趋势。
超过50%以上的老年人患有高血压,而在≥80岁的高龄人群中,高血压的患病率甚至接近90%。高血压也是导致脑卒中、心肌梗死和心血管事件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因此,对于老年高血压要做好相应的防治工作。
首先我们来大概了解一下老年高血压。年龄≥65岁,在没有使用降压药的条件下,非同日3次测量血压,收缩压(SBP)≥mmHg和(或)舒张压(DBP)≥90mmHg,即可诊断为老年高血压。
老年高血压一般需要终生治疗,目的是为了延缓高血压所导致的心血管疾病进展,尽可能地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主要的治疗方式也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而对于特定人群来说,降压治疗更应做到个体化。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
此类患者宜采取个体化、分级达标的治疗策略。在应用降压药时应从小剂量开始,然后逐步加大剂量或联合用药,以达到平稳降压的目的。如果出现与降压治疗相关的心绞痛症状,则应减少药物剂量,并明确原因。
而对于<80岁的患者,血压控制目标可为</90mmHg;若患者身体状况良好,能耐受降压治疗,尤其是伴有心肌梗死的,那么目标可定为</80mmHg;对于≥80岁的患者,血压控制目标可为</90mmHg,若能耐受,可进一步将血压控制在/90mmHg以下。
高血压伴稳定型心绞痛和(或)心肌梗死病史
初始降压治疗首选β受体阻滞剂和RAS抑制剂(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包括ACEI(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RB(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等。如果血压控制效果不佳且持续存在心绞痛的情况,则可加用长效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CCB)。
如果高血压伴稳定型心绞痛,但没有心肌梗死和心力衰竭的病史,那么长效二氢吡啶类CCB也可以作为初始治疗用药。
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
合并心力衰竭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应将血压控制在/90mmHg以下,如果能耐受,则可进一步将血压控制在/80mmHg以下。但要注意,对于这类患者不推荐使用非二氢吡啶类CCB。
高血压合并慢性肾脏病(CKD)
此类患者要积极控制血压,以降低发生心血管事件和死亡的几率。对于老年CKD患者,降压目标可为</90mmHg;而对于尿白蛋白30-mg/d或更高的患者,则可降压至</80mmHg。
用药方面,合并有CKD的患者可首选ACEI或ARB,尤其是合并有蛋白尿的患者。但要注意的是,先从小剂量开始。对于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肾病的患者,可用至可耐受最大剂量。
而处于CKD2-4期的患者,使用ACEI或ARB时,初始剂量可以减半,同时用药期间要密切监测血钾、血肌酐水平和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并根据结果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
有研究提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收缩压如果降得过低,对致死性和非致死性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并没有降低的作用。因此,对于此类患者要进行综合的评估。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也可首选ACEI或ARB。另外有指南推荐,糖尿病患者可将ACEI或ARB与二氢吡啶类CCB联用。要注意的是,合并有糖尿病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应慎用大剂量利尿剂。
高血压合并脑血管病
对于急性脑出血者,宜将收缩压控制在<mmHg;急性缺血性卒中的,则应控制在<mmHg;既往缺血性卒中高龄患者,应将血压控制在/90mmHg以下。
由此可见,对于有不同合并症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其降压目标、用药都会有所差异。但是对于保持良好生活方式这一非药物治疗措施,应是适用于每一位患者的。该措施主要包括合理饮食、规律运动、戒除烟酒、控制体重、保证休息及注意防寒保暖。
还有,护理人员或医生也要做好患者教育工作,让患者认识到高血压的危害,以此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也可避免因自行采取错误的降压措施而影响到病情。
结语
高血压是老年人的常见病,而此类患者大多数都合并有基础疾病,因此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护理方案,是控制病情的关键。同时患者也应严格遵医嘱执行,切勿自行用药或更改治疗方案。
#高血压#
参考资料:
[1]中国老年医学学会高血压分会,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国老年心血管病防治联盟.中国老年高血压管理指南[J].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18(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