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布洛芬会上瘾为什么有人宁愿忍受疼痛,也不

白癜风中药 http://m.39.net/pf/a_4940663.html

“我们不吃布洛芬!孩子这么小,怎么能吃这种会上瘾的药呢!”

金奶奶的孙子小金今年刚上幼儿园。孩子好动,不小心从幼儿园的游乐器械上摔了下来。来医院检查,发现是手肘有轻微骨裂。伤得不算重,但孩子因疼痛哭闹不止,医生就在治疗后,给小金开了点布洛芬来帮助止痛。

她在药房给孙子取了药,发现其中有布洛芬,就重新回到医生办公室,发生了本文开头的一幕。随后孩医院,闻言笑着劝说自己的老母亲:

“妈,没事的!孩子止疼也可以吃布洛芬的。他从小感冒,我们已经给他吃过好多次了。”

为什么同一种药,会在用药人群中产生两种不同的反应呢?金奶奶和她的儿子,究竟谁的观点是对的?布洛芬可以给孩子吃吗?真的会上瘾吗?

一、布洛芬是什么?布洛芬吃了会上瘾吗?

追本溯源,布洛芬的“故事”还要从它的本身说起。作为现在很多家庭的常备药品,布洛芬诞生和被广泛应用的历史其实并不久远。

20世纪50到60年代期间,在开发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超级阿司匹林”过程中,长期研究产生了众多成果。在此之中,布洛芬虽然不是最有效的,但却是最安全的,并分别于年和年在英国和美国上市,正式在社会面进行临床应用。

布洛芬还是我国的第一个非处方药。年7月,在我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的国家非处方药目录(第一批)西药部分中,第一号就是布洛芬。目前它在我国国内的使用,有片剂、缓释片与胶囊、口腔溶液剂、颗粒剂、搽剂、乳膏剂、栓剂等剂型。

作为一种非甾体类抗炎药,布洛芬有着可预测的药物代谢动力学,而且不存在因代谢物而产生的潜在毒性。

除了最广为人知的镇痛作用,布洛芬作为研究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药物的产物,还可以通过抑制环氧化酶,以减少前列腺素的合成,实现消炎的目的。

另外,还能通过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来起到解热的疗效。并且这一降温能力只会作用于发热患者的体温,而不会对正常体温产生影响。这也是开篇故事中,金奶奶的儿子会在孩子感冒时给他服用布洛芬药物的原因。

因此在我们的临床应用中,布洛芬有着广泛的适用性,被用于减轻各类轻度到中度的疼痛,如痛经、牙痛、关节炎、肌肉痛、神经痛、头痛与偏头痛,以及感冒和流感症状等。

经大量实验数据与临床实践表明,布洛芬以其在抗炎、解热与镇痛方面的确切效果,不良反应小等优点,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最为畅销的非处方药物之一,与阿司匹林和对乙酰氨基酚一起被称为解热镇痛界的“铁三角”。

那么问题来了,许多朋友看到这里就要问——既然布洛芬受到了那么多的肯定,又什么还会有“容易上瘾”的传闻呢?

首先我们要在这里为布洛芬“正名”,即使长期服用,布洛芬也不会令人上瘾!

以布洛芬的止痛药效为例。止痛药,分为麻醉性止痛药和非麻醉性止痛药。布洛芬属于非麻醉性止痛药,它与麻醉性的阿片类止痛药的镇痛原理不同,布洛芬不含有吗啡和可待因等成分,不具有成瘾性。因此在开篇中,金奶奶对于孙子服用布洛芬的抗拒,是完全没有必要的。

至于为什么有的人会对布洛芬有“上瘾”的感觉,一是作为许多家庭常备的非处方药,布洛芬获取容易,人体一有各种疼痛不适,首先就会想到它,觉得“吃着吃着,就离不开它了”;二是像头痛、偏头痛,或是女性痛经这样周期规律性高频发作的不适,对于布洛芬会产生心理依赖,给自己一种“上瘾”的错觉。

不过,即使现在有很多的信息渠道为布洛芬澄清了“上瘾”的误会,但我们平时在临床诊疗中,还是可以看到有许多的患者,宁可忍受疼痛,也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不愿意服用布洛芬来缓解症状。

那么除了“上瘾”,布洛芬还有哪些“缺点”在流传呢?

二、为什么有人宁愿忍受疼痛,也不愿意服用布洛芬?

这个问题,可以从主观意愿,和客观限制两方面来看。

首先在主观意愿上,是人们的偏见在作祟,自己不愿服用。

中华民族倡导推崇的品性之一,即是“克己忍耐”。正如在全球范围内,我国的无痛分娩普及率并不高一样,对于很多人来说,有一些“痛”是自然而然应该承受的,“别人都行,为什么你不行”。再加上“是药三分毒”的传统观念,认为能不吃药总是不吃的好,所以就“能忍则忍”了。

其次在客观限制上,是部分患者的“痛症”不宜以布洛芬来缓解。

作为生活中常见的“痛症”之一,布洛芬却并不能止胃痛。这是因为它本身就有针对消化道的副作用,所以胃痛时再服用布洛芬,甚至可能对胃产生二次伤害,使病情加重。

至于心脏疾病引起的心源性牙痛、胸背部疼痛等,如果强行服用布洛芬镇痛,极有可能因掩盖症状而导致误诊,对于需要争分夺秒的心脏疾病而言,是很危险的。所以有冠心病、心肌梗死、心绞痛等疾病的患者,发作时是不能服用布洛芬的。

正所谓“有光的地方就有阴影”,由此可见,我们只有直面布洛芬的各项优缺点,明辨它的适用症与不适症,才能在临床上更合理地来应用它,更好地为患者缓解病痛。

三、正确看待布洛芬,直面它的不良反应与不适用人群

首先,布洛芬不宜长期连续服用,不宜空腹服用。如果是以镇痛为目的,则连续服用不宜超过五天;如果是用于退烧解热,则不应该超过三天。一旦超过这个连续服用的期限,很有可能会对患者的肾脏和心脑血管等方面产生不良影响。如果是确需长期服用的患者,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药。

服用布洛芬后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主要集中在胃肠道症状,诸如有胃痛、胃烧灼感、恶心呕吐、消化不良等,在长期服用布洛芬的患者中,上述症状出现的概率高达15%,但一般停药后症状就会消失。服用布洛芬最好是在餐后15分钟到半小时左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其对于胃肠道的刺激。

此外,对于布洛芬片剂或胶囊剂,必须整粒吞服,不可以打开或是溶解后再服用,否则一来会破坏它的缓释作用,二来也会加剧对胃肠道的刺激。

其次,服用布洛芬时不能饮酒及其他含有酒精的饮料,也不能与其他的非甾体抗炎药物同时使用。如果布洛芬与酒精一起进入人体,会进一步刺激肠胃,增加溃疡、出血及穿孔等风险。也尽量不要与抗凝血类药物同用,可能增加出血危险。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在手术前的12小时以内,也是不可以服用布洛芬的。

对于儿童,尤其是6个月以下的婴幼儿,不可以使用口服剂型的布洛芬。由于儿童缺乏系统的表述能力,布洛芬的镇痛效果会遮盖住儿童的不适部位与真正的病因,令诊治出现延误。

此外哮喘患儿一般也不能使用布洛芬,及阿司匹林与吲哚美辛等非甾体抗炎药来解热,必要时可选择对乙酰氨基酚。

最后,对于对阿司匹林或其他甾体药物严重过敏患者、鼻息肉综合征及血管神经性水肿患者,以及孕妇和哺乳期妇女这三类人群,需执行绝对严格的布洛芬禁用原则。

四、说在最后

作为我国的第一个非处方药,布洛芬目前在全球解热止痛药市场的份额达到了25%,有大量的实验与临床数据表明,它是一种安全性较高的镇痛消炎类药物。目前主要被用于日常多种痛症的缓解,以及普通感冒与流行性感冒所引起的发热症状。

在倡导合理使用布洛芬缓解各类不适症状的同时,也要警惕其被滥用后,导致的部分患者病情被延误。总之,在平时服用各种剂型的布洛芬前,务必要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详细了解清楚布洛芬的不良反应与禁忌人群,及注意事项等重要信息,来避免滥用布洛芬可能会对人体所造成的损伤。

参考文献:

《我国第一个非处方药——布洛芬》·苏怀德·《中国医药导刊》·年第3卷第3期

《“超级阿斯匹林”——布洛芬(芬必得)的研发历史和在中国的发展》·关键·《继续医学教育》·年3月第19卷第3期

《布洛芬混悬液用于小儿发热治疗观察》·丁继珍·《中外医学研究》·年第26期

《布洛芬——解热镇痛抗炎多面手》·刘治军《医药与保健》·.




转载请注明:http://www.hyslw.net/yzyy/6367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