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航天心科普识别心梗先兆信号,或可挽救

伴随这个“三伏天”而来的不仅是潮湿、闷热的难捱日子,还有一些身边亲友骤然离世的坏消息。

1周前,突闻发小在炎热的足球场上一头栽下后再没能起来;2天前又听说母亲的一个朋友,晨起后突感胸痛后出现意识丧失,经过全力救治,目前在ECMO的支持下仍未脱离危险。其中第二位明确诊断急性心肌梗死(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AMI),而发小因为3年前曾确诊心肌梗死,所以这次猝死的原因也似乎难逃此病。作为一名心内科医生,最近被身边人问的最多的就是: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前难道就没有什么先兆症状吗?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首先,简单回顾一下AMI是如何发生的

AMI最常见的病因是冠状动脉由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突然破裂导致局部血栓或者其他部位血栓脱落至冠状动脉,而造成突然闭塞,产生心肌缺血、心肌细胞损伤和坏死,出现剧烈胸痛反应。

其次,什么是心肌梗死先兆呢?

心肌梗死先兆,即心肌梗死的前驱症状,简单讲是在心肌梗死发生前几小时、几天或者更长,患者出现乏力,胸部不适,活动时心悸、气急、烦躁、心绞痛等症状[1]。

AMI患者死亡前均有一项以上先兆性危险征象,有的存在一段时间后突然死于心脏骤停或心脏破裂;也有的进展为休克、肺水肿及中枢性呼吸衰竭而死亡;患者同时存在的先兆性危险征象越多,病死率也越高。若在发生先兆症状时能及早住院治疗,可使绝大部分患者避免发生心肌梗死。而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AMI患者对疾病症状识别能力有限。62.6%的AMI患者在专业人士告知之前未意识到AMI的发生,导致AMI患者临床预后差[2]。近年来我国冠心病患者年轻化趋势明显,但相较于40岁以上的患者,18~40岁的患者获得的AMI疾病知识更少[3]。所以,更容易因为没有防范,而掉进心肌梗死的陷阱。

AMI先兆症状有没有一些更具体的表现呢?

学者研究发现,AMI在起病前1~2天或1~2周出现先兆症状:

①严重心绞痛突然发作。

②原有的心绞痛性质改变(频率增加、剧烈程度增加、持续时间延长),或诱因不明显,多在安静休息时发作,含服硝酸甘油疗效差。

③疼痛时伴有大汗、恶心、呕吐、心律失常、低血压状态等。

④心绞痛发作时心电图出现典型心肌缺血改变,或出现心律失常[4]。其实很多心脏骤停的患者在事发前都是有迹可循的。还记得前段时间在急诊会诊的一个病人,签了个大单后准备庆祝时突发胸痛伴晕厥,送到急诊后刚推进门心脏就骤停,经过一番积极的抢救还是没能挽回生命,追问家属,说发病前3天就经常听病人说胸部不适,夜间会疼醒,伴出汗,有时含服硝酸甘油可以缓解,但因为工作忙,想着签了合同再来好好看病。但上帝给每个人的生机可能就是稍纵即逝。

总结一下:

AMI的典型症状:胸骨后或心前区疼痛,伴或不伴喉咙、颈肩部或手臂的放射性疼痛。

AMI的不典型先兆症状:20%~33%AMI患者无典型的胸痛,而表现为下颌痛、牙痛、右上肢疼痛、后背疼痛、上腹痛,甚至出现乏力、心慌、烦躁、咳嗽、恶心、呕吐症状[7]。

发生AMI的高危人群: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脑卒中、肾功能不全、长期吸烟史等多个危险因素中的1个或多个;中青年人群,如果家族中存在早发冠心病病史(父、母在40-45岁之前诊断过冠心病或急性心肌梗死,一般早发冠心病家族史定义为一级亲属男55岁,女65岁),也要引起


转载请注明:http://www.hyslw.net/zztx/63585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