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陶慧
冠心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其中又以急性心肌梗死最为凶险。据权威医学期刊《柳叶刀》报道,过去十年我国急性心梗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但死亡率并未随着现代诊疗技术的提高而降低,而美国等西方国家随着心梗相关治疗指南的积极推广,发病率和死亡率却在下降,这表明我国迫切需要提高心肌梗死患者救治标准化和规范化。
在日前召开的第18届中国南方国际心血管病学术会议上,医院胸痛中心医疗总监、重症医学大科主任、博士生导师张敏州教授告诉记者,本次会议上发布的《急性心肌梗死中医临床诊疗指南》,将规范该行业的医疗行为,提高对病人救治的整体能力。记者就读者关心的问题,对张敏州教授进行了专访。
中医精准医疗离不开最基本的证型
病、证结合施治达到相对精准
精准医疗是目前的热词,对于“从中医的角度,冠心病在用药方面如何做到精准治疗?”这一问题,张敏州认为,从中医来讲,做到精准离不开最基本的证型,必须辨证医治,否则失去了中医的精髓。“辨证论治比较复杂,表现在心血管病上就有几十种临床证型,每个学派每个专家都有自己的经验,我们须进行流行病学的研究,把主要的证型筛选出来。”他告诉记者,在心肌梗死领域,筛选出的5种证型,基本上涵盖了全国大部分心血管病人,5种证型包括气虚血瘀、寒凝心脉、痰瘀互结、正虚阳虚、气阴两虚。
辨证论治上,张敏州指出目前业界形成的共识是走“病症结合”施治之路,“病”是西医的病,如冠心病、心肌梗死;“证”大部分是指气虚血瘀、痰瘀互结等复合证型,这样,研制出来的药物在方向和目标上虽不是绝对精准,但范围缩小了,操纵的可控性也就高了,做到了相对精准。而且西医的医生也可以去用这些药,因为它们对大部分病人都是有效的。
勿将重点放在疾病终末期救治
中医药并非慢郎中早期干预显其优势
对于很多人认为中医是慢郎中,不能救急这一说法,张敏州表示,在过去,中医都是小诊所作坊形式的行医,医者也只是凭经验和老祖宗传下来的方法去治疗病人,主要是治疗一些慢性病,对急病似乎没太多办法。“由于药物主要是通过煎熬,等到药物煎熬出来后,有些急病病人已经没有机会了。”他指出过去中医确实是慢郎中,治病方法也是慢的方法为主。
“如今,中药也可以做成针剂,口服的胶囊、片剂、滴丸等,甚至气雾剂,可以快速地让病人使用和发挥作用。”张敏州称,现代医学的理念、中医药的产品的现代化,推动了中医药的发展,如今已经不能说中医药是慢郎中了,西医能做的中医也能做。他强调,对病人的救治不能只是放在疾病的终末期去进行抢救,应该从早期进行干预,这种早期干预的理念,实际上更多的是中医的理论和优势。“我们的发展理念是:中医水平站在前沿,西医水平跟踪的上,中国未来的医学希望走这种中西医结合、优势互补的模式。”他补充道。
对话冠心病南北方证型有所差别,南方主要以哪种证型为主?
张敏州:南方人更多的是气虚血瘀和痰瘀互结证。因为岭南地区湿气重,这也是致病的因素,所以在岭南的治疗特点以健脾、补气等中医手段来推动患者血液循环。我的老师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也特别强调在活血化瘀的基础上,健脾补气,他认为只有气通了血才能通。
对药品的选择,您更倾向于中药、西药还是中西药结合?
张敏州:通过多年的临床研究,得出了这些推断:西药作用明确,但不良反应也很突出,比如说阿司匹林,有抑制血栓的形成,但对胃肠道或许会造成一些损伤,如出血、溃疡等问题。中医药尽管现在在机制方面还不十分明确,但疗效上具有西药同样的作用,而不良反应相对减少,我想中国人可能更愿意接受这种治疗理念。
筛选出来的药物一旦通过循证,是否意味着它可以作为指南用药?
张敏州:对,我们筛选出来包括丹蒌片在内的一些药物的临床科研已经完成,研究结果即将发表。整个过程包括从方案的设定,到实验室再到临床,我们严格遵循国际规则,强调的是循证医学的证据和标准,每一步都必须拿出真凭实据,也只有这样才能被国际业界认可。
您近几年在做丹蒌片等药物对围术期心肌梗死方面的研究,此药对临床提供了那些循证?
张敏州:我们为什么会选择丹蒌片?冠心病有一种主要证型是痰瘀互结型。此“痰”不是老百姓所理解的能咳出来的“痰”,而是某些有害因素在血管里沉滞形成的斑块,中医称之为痰,这种无形之痰的治疗,要通过一些化痰的药去解决。基于这种理论,我们做了临床试验,验证丹蒌片能不能使支架病人的并发症和心肌梗死发生率减少。结果是肯定此药相比西药减少了支架植入后的并发症、心肌梗死率及远期预后不良的现象。从实验室层面,我们也去探讨,发现丹蒌片对心肌梗死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心肌保护作用,这和在人的身上所体现的结果是一致的。这为我们进一步推广药物应用方面提供了客观的证据。
心脑血管疾病如何防止复发?
“这也是我想谈的二级预防。”张敏州说,如今对患者不仅仅只考虑治疗他们眼下的疾病,还包括对疾病治疗后怎么办、是否会复发及康复的问题,不解决这些环节,病人很可能今天出院过几天又会入院。
张敏州表示,中医药在预防复发方面具有优势。中医提倡的养生、康复、食疗、运动(如八段锦、太极拳等),可针对不同的问题用不同的方法去应对。“不过冠心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他提醒说,在用药上一定要规范,千万不要自行用药,尤其不要相信广告中宣传的某些保健品。“没病前或处于亚健康状态时或许可以尝试一些保健方法,但一旦确诊为冠心病,就必须在医生指导下规范合理用药。比如说痰瘀互结的病人,在发生心肌梗死进行急救后,后续还需长期合理用药去为之保驾护航。”
张敏州告诉记者,年他曾急救过一个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岁,当时给患者做了心脏支架手术,创了世界之最。最高龄心肌梗死手术记录:手术成功3天后,病人出现了消化道出血,因为不能耐受阿司匹林等西药。“怎么办?此时我们用益气活血中药改变了病人的预后,老人家十天就出院了。”随后,他们一直随访,用中药进行干预,老人家健康地活到了岁。这个案例的意义除了是创世界最高龄心梗患者手术外,也在于证明了用中医中药改善患者的预后是非常有效的,若当时用西医的方式用药,后果难以想象。此外,随访和专业指导下合理的药物干预,也是预防复发和提高患者生命质量的重要手段,特别是中医药在心脏康复方面的优势也得到国际上的认可。
后记
张敏州教授在做心脏支架手术方面是业界高手,有着丰富经验的他却总是谦逊地表示,自己仅是一个会做支架的心脏科医生,只希望更多地从中西医两方面去思考探寻更好的治疗方法。
据了解,他经常跟病人说的几句话是:能不用支架最好就不用;能少用支架就尽量少用。因为支架毕竟只是解决了局部血管的一个点,更多血管的问题不是支架能覆盖完的。提前的预防、药物的治疗、术后的康复才是根本,即使是做完支架,还需要靠药物维持作用和疗效。
您若喜欢今日内容,可动动手指转发给亲友;若媒体转载,请标明出处!
更多健康资讯,白癜风前兆北京哪里的白癜风医院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