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中国心力衰竭学院开启心衰诊疗

中国心力衰竭学院

年10月23日,由医院葛均波院士倡议发起并命名、周京敏教授执行的「中国心力衰竭学院」于上海成立。学院自成立以来,通过融合学术组织、专家、医生以及企业等各方力量,致力于搭建心力衰竭交流的学术平台,传递心力衰竭诊疗领域的最新进展,现已成为心力衰竭领域互相学习和交流的品牌学院。

年「中国心力衰竭学院」全新出发,由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及心血管健康(苏州工业园区)研究院联合主办,并于7月8日在上海、武汉和南京成功召开年启动会,与丁香园携手建立的在线学习平台(e.dxy.cn/cnhf)也于同日上线。会议采用三地同步直播的方式,打造了立体的、多渠道的学术平台,让更多医生可以学习到实用、前沿的学术内容。

本次会议上海会医院周京敏教授,南京医院黄峻教授、和南京医院李新立教授共同担任主席。

武汉及南京会场分医院唐其柱教授及南京医院龙明智教授担任主席。

南京医院黄峻教授结合其多年工作及临床研究经验,以「慢性心力衰竭管理的新进展新理念」为题,通过丁香园公开课直播的形式,讨论了心衰临床病程划分、心衰治疗策略演变、慢性心衰治疗的现有局限性和未来处理流程、心衰过渡阶段管理要点等问题,对相关最新指南和研究等循证证据进行了解读,为临床医生如何做好心力衰竭的全程管理提出了建议。

图1南京医院黄峻教授

医院李勇教授以「生物标志物在心衰患者管理中的应用」为题,首先介绍了ACC/AHA/HFSA心力衰竭指南的更新要点,重点介绍了NT-proBNP协助心衰排除诊断和预后评估的相关指南和临床研究证据。

李勇教授在报告中指出,在心力衰竭的临床诊治中,还需要有更多有临床意义的生物标志物辅助医师进行临床决策,需要更多可引导新的治疗靶点的生物标志物。

图2医院李勇教授

医院钱菊英教授作了题为「心衰患者的抗凝治疗」的报告。钱菊英教授在报告中指出,心衰是脑梗、深静脉血栓肺栓塞以及周围动脉栓塞等血栓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早期抗凝预防可降低血栓的发生率,但要平衡出血风险。「新型口服抗凝药物对于心衰伴非瓣膜性房颤在疗效和安全性上有优势,对于窦性心律心衰的血栓预防研究还在进行中」,钱菊英教授总结道。

图3医院钱菊英教授

医院周京敏教授以「心衰患者神经内分泌激活的再平衡」为题,围绕神经内分泌激活的抑制和调控进行了总结说明。在报告中,周京敏教授特别提出,心率是心衰治疗的新靶点,易损期联合伊伐布雷定早期控制心率,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

此外,周京敏教授对于抗心衰LCZ在中国的上市表示期待,研究证实LCZ可成倍增加RAAS抑制剂对心衰患者心血管死亡的疗效。

图4医院周京敏教授

南京医院李新立教授结合结合其课题组研究成果,围绕「心力衰竭容量超负荷的治疗策略」的主题,对利尿剂应用的最新进展进行介绍,深入阐述了新型利尿剂托伐普坦在治疗心衰引起的低钠血症中如何发挥作用、新型利尿剂与袢利尿剂和利钠肽如何联合应用的问题,对于广大临床工作者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图5南京医院李新立教授

图6医院王华教授

医院王华教授以「中国心衰规范化管理中心认证标准」为题,重点介绍了心衰规范化管理中心建设项目的架构体系和项目规划,以及心衰规范化治疗的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等内容。

心动「三人行」是本次会议一大亮点,由来自心衰领域的三位著名专家——医院周京敏教授、医院李新立教授以及上海医院金玮教授——以谈话形式在现场围绕心衰临床「真实世界」的挑战和对策进行高水平对话。

图7心动「三人行」

接下来,医院汪朝晖教授带来了「缺血性心肌病病例讨论」;上海医院金玮教授和医院徐亚妹教授在讲座中深入浅出的分享了「心衰规范化诊疗病例」的临床诊治思路及治疗思考。

此外,医院王扬淦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同医院宋玉娥教授、医院徐东杰教授、南京医科医院张航教授围绕「排水利尿剂在心衰容量超负荷中的作用」、「优化易损期心衰患者心率管理」的话题进行了精彩的学术汇报。

通过本次会议,深入探讨了心衰管理临床医学应用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明确了心衰诊疗标准化的科学目标和具体措施。在自由讨论期间,与会专家围绕近年来国际上心衰相关研究进展以及我国的应用现状畅所欲言,进行了紧张热烈地交流和讨论,会议圆满结束并达到了预期目的。

(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中国心力衰竭学院官方主页:







































北京中科医院是治啥的
国内成立最早的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hyslw.net/xjtyh/6295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