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糖尿病控制目标如何定版指南有更

严格控制血糖使其达到理想水平是预防和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最重要措施,但不同人群需要按照其临床特点遵循个体化原则,综合评估,合理设置控制标准,以达到获益/风险比值的最大化。以最新指南为基础,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控制标准作一总结。

综合控制目标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发布的《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最新版较版在中国2型糖尿病的综合控制目标上,只修改了血压控制标准,由40/80mmHg降至30/80mmHg。版中国2型糖尿病的综合控制目标内容见下表:

表中国2型糖尿病的综合控制目标

糖化血红蛋白

20年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发布的《中国成人2型糖尿病糖化血红蛋白控制目标的专家共识》指出,需根据病情分层和社会因素等差异推荐相对较合理的HbAc控制目标,如下:

表中国成人2型糖尿病HbAc控制目标建议

T2DM合并血脂异常

.危险分层

2.血脂控制目标

对于T2DM患者的调脂治疗,版指南有以下详细说明:

()推荐降低LDL-C作为首要目标,非-HDL-C作为次要目标(A);

(2)起始宜应用低、中等强度他汀,根据个体调脂疗效和耐受情况,适当调整剂量,若胆固醇水平不能达标,与其他调脂药物联合使用(B);

(3)如果LDL-C基线值较高,现有调脂药物标准治疗3个月后,难以使LDL-C降至所需目标值,则可考虑将LDL-C至少降低50%作为替代目标(B);

(4)部分极高危患者LDL-C基线值已在基本目标值以内,这时可将其LDL-C从基线值降低30%左右(A)。

T2DM患者降压治疗

.目标30/80mmHg:老年或伴严重冠心病的糖尿病患者,可采取相对宽松的降压目标值(A);

2.20/80mmHg:启动生活方式干预(B);

3.≥40/90mmHg者可考虑开始药物降压治疗。≥60/00mmHg或者高于目标值20/0mmHg应立即启动药物治疗,并可以采取联合治疗(A);

4.推荐以ACEI或ARB为基础的联合降压治疗方案,钙拮抗剂、小剂量利尿剂、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A)。

老年糖尿病血糖控制标准

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风险大,且患者对低血糖感知能力差,易发生无症状性低血糖,甚至可在无明显低血糖先兆情况下陷入昏迷状态。

老年糖尿病患者大多本身已具有心脑血管病变基础,低血糖极易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或脑卒中等严重危机生命的急症。

此外,即使轻微的低血糖反应也可引起患者跌倒、骨折等,导致患者卧床并增加感染机会,增加心理和家庭经济负担。

因此,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目标应根据个体化差异并建议相对宽松,包括对预期寿命、获益程度、治疗风险、对治疗的承受能力和医疗条件等的综合评估。

治疗方案需简单易行,药物选择充分考虑患者脏器功能程度,在避免发生低血糖事件,注重生活质量前提下,制定更适宜的血糖控制目标。

.版指南沿用了ADA标准,关于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血压及血脂控制目标,如下:

表ADA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血压及血脂控制目标

注:伴随慢性疾病包括关节炎、癌症、充血性心力衰竭、抑郁、肺气肿、高血压、尿失禁或3级以上慢性肾脏病、心肌梗塞和中风等。

2.年中国老年学学会老年医学会发布的《老年糖尿病诊疗措施专家共识》建议遵循个体化原则,并根据我国情况更详细列出了不同控制标准的人群特点,如下:

3.20年《中国成人2型糖尿病糖化血红蛋白控制目标的专家共识》关于老年糖尿病的控制标准与上述原则类似,但数值及描述略不同,如下:

()脏器功能和认知能力良好、预期生存期5年,应严格控制HbAc7%;

(2)合并其他疾病、预期生存期5~5年,可适当放宽HbAc8%;

(3)既往有严重低血糖史、合并其他严重疾病、预期生存期5年,控制目标可放宽到HbAc9%。HbAlc较高者应避免发生高血糖症状、急性代谢紊乱和感染。

推荐阅读:

关于糖尿病,我有话想说(内含福利)(点此查看)

血糖监测:别忘这0个错误需避免(点此查看)

糖尿病降糖中,如何做好低血糖防治?(点此查看)

编辑

玥廷

投稿

dongyt

dxy.cn

题图

shutterstock.


转载请注明:http://www.hyslw.net/xjtyh/63569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