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运动试验气体交换能同时评估肌群、心脏、肺脏、外周循环及肺循环的功能状态,能鉴别诊断心血管疾病或呼吸疾病引起的运动受限,能将异常结果与用力不足、肥胖、焦虑及体弱区别开来。对于慢性心力衰竭,迄今未见与运动试验相关的严重事件的报道。在HF一ACTINO研究中,例心力衰竭患者行次心肺运动试验,结果显示,无1例与心肺运动试验有关的死亡事件发生,也没有导致因心衰、心绞痛症状加重而住院,亦没有心肌梗死、中风、短暂缺血性事件发生,也没有因运动试验而使ICD脱落,仅发生l例室颤和1例持续性的室速。总死亡率为0/,非致命性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0.45/,由此可见,心肺运动试验是安全的。1心肺运动试验适应证心肺运动试验对象应该满足临床条件持续稳定至少2周以上。临床稳定性通过稳定的症状、无静息症状、无体位性低血压、稳定的液体平衡(不再需要增加利尿剂剂量1周)、无充血的证据、稳定的肾功能(即肌酐水平)、以及正常或接近正常的电解质等加以限定。当收缩压低于80mmHg、静息心率低于50次/分或增加到次/分以上、出现症状性心律失常(AID发放≤1次/月)时,或者当出现与穿衣和洗漱等相关的临床症状时,应该慎重。2运动试验禁忌证(1)绝对禁忌证(absolutecontraindications)①急性心肌梗死(2天内)②高危不稳定型心绞痛③导致血液动力学不稳定的心律失常④急性心内膜炎⑤严重的主动脉缩窄⑥失代偿的心力衰竭⑦急性肺动脉血栓形成或肺栓塞⑧近期发生的非心脏原因的可影响运动能力的疾病或可因运动而加剧病情(如:感染、肾功能衰竭、甲状腺毒症)⑨残疾人或不能合作者⑩未得到知情同意(2)相对禁忌证①左冠状动脉血管主干狭窄②中度狭窄的瓣膜心脏疾病③电解质紊乱④心动过速或心动过缓⑤心室率未控制的房颤⑥肥厚型心肌病⑦不能合作的脑功能障碍者⑧高度房室传导阻滞3受试者准备(1)受试者在运动试验前3小时不能进食或抽烟(2)受试者着装合理且至少12小时内未进行非正常的体力活动4医师评估与指导医师须了解患者的病史并进行体格检查,尤其是服药(特别是β-受体阻滞剂)、吸烟情况、习惯活动水平、有无心绞痛或其他运动诱发的症状。医师须向患者介绍心肺运动试验程序及正确执行的方法,因为患者对试验过程和运动用力程度是否理解,对顺利进行试验很有帮助。医师作检查时须着重在心、肺、脉搏和肌肉骨骼系统,测量双臂血压、不穿鞋的身高和体重。心肺运动试验必须征得患者的同意,签知情同意书,告知患者做最大的努力,但也可随时停下;提醒患者与运动相关的不适和风险、所期望获得的信息及患者从中获得的益处;最后鼓励患者在同意运动前提出任何相关的问题。告知患者如果有窘迫感或腿痛等不适时,请指出不适部位;感到窘迫时可自行停止运动。另一方面,若医务人员发现患者有严重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运动。讲解Borgsaleg自感劳累分级表(ratingperceivedexertion,RPE)和呼吸困难分级表,见表4、表5。5运动试验方案的选择对于心力衰竭患者多采用踏车症状限制递增运动试验。通常,在安全的前提下,技师与医师鼓励患者尽可能坚持运动直至出现不能继续运动的症状为止。在静息期、无负荷运动期、功率递增期,分别测心电图负荷试验、血流动力学负荷试验进行运动心排量的检测、运动气体代谢等指标。根据运动负荷递增的速率、阶梯之间的时间间期以及运动总时间,试验方案可有相当大的差异。运动试验持续时间对疗效评价、摄氧量的精确估计、以及症状对运动的限制等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因此,试验方案的选择对于心力衰竭患者相当重要。试验方案应该能产生最大量的信息,并应该带有高度的可信度和可重复性来评价患者的最大或接近最大的功能。改良的Naughton方案因可以获得大量的功能和预后资料而具有优势。此方案以2分钟为一阶梯,每阶梯递增约一个MET(相当于活动平板每级增加2.5%,踏车每次递增I0W~15W)。Ellestad方案、改良的Astrand方案和Bruce方案因所采用的功率和递增量对大多数心力衰竭患者均难以达到,故不适用。ACC、AHA和美国运动医学院(ACSM)公布的运动试验指南一致推荐试验方案应个体化,递增工作量应小,运动试验总的持续时间应保持在8~12分钟。采用斜坡方法似乎更易达到上述要求,此时工作负荷是持续增加的。因为允许对负荷递增量个体化,故可以对一假定的运动试验定下持续时间目标。采用斜坡方案时,心率和摄氧量的线性增加可以提高对气体交换反应的解释,这对于采用阶梯之间大幅度、突然、不相等增加工作负荷的方案是不可能的。已经证明,大幅度递增工作量的试验与个体化方案如斜坡方案相比,摄氧量被过高估计。应该强调测定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气体交换量的重要性。目前许多生产厂家均可提供踏车或活动平板试验的斜坡软件。VO2peak、通气闽值和分钟通气量在采用活动平板时一般比踏车要高出10%~20%。但主要的心力衰竭多中心试验己经发现,采用活动平板或踏车所测得的相似的VO2peak均在预测死亡率上有重要意义。6分钟步行试验(6MWT)因其易于实施并接近日常作业,近年来己变得更普遍。该试验使用一个20米长的、水平的封闭走廊。患者按照试验要求,通过尽可能持续的行走,在6分钟内覆盖尽可能多的地面,运动能力用步行的距离加以定量。该试验与VO2peak的测定相比,鉴别II级和III级的可能性较小,但可能很适合于中、重度心力衰竭患者。在这些患者身上可以重复试验以进行连续监测。6终止运动指证(1)绝对指征(absoluteindicationsforterminatingexercisetest)①急性心肌梗死或怀疑心肌梗死。②严重心绞痛发作。③随功率递增,血压下降10mmHg,或持续低于基线血压水平。此外,收缩压mmHg(国外mmHg),舒张压mmHg。④严重心律失常,如II~III度房室传导阻滞、持续室性心动过速、频发室性早搏、快速房颤等。⑤末梢循环不良,面色苍白,皮肤湿冷。⑥明显气促、呼吸困难。⑦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如眩晕、视觉障碍、共济失调、感觉异常、步态异常、意识障碍。⑧患者要求停止运动。(3)相对指征(relativeindicationsforterminatingexercisetest)①EKG示ST段水平压低或下斜型压低2mm或ST段抬高2mm。②胸痛进行性加重。③主动表达严重疲乏及气促。④喘鸣音。⑤下肢痉挛或间歇跋行。⑥不太严重的心律失常,如室上性心动过速。⑦运动诱发束支传导阻滞未能与室性心动过速鉴别。感谢谢文献慢性心力衰竭心脏康复中国专家共识讨论稿王乐民沈玉芹敬请期待运动处方运动处方实施CHF患者运动康复存在的问题心脏康复常用量表(附压缩包下载链接)北京治疗白癜风究竟花多少钱治疗白癜风哪家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