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燕子护理驿站掌握心肌梗死识别急救,

还记得这些被心肌梗死夺去生命的名人吗?

他们留下的遗憾

也时刻警示着我们

掌握心肌梗死相关识别、急救知识

是非常必要的

本期,由科普团队的周国倩带我们了解一下心肌梗死相关知识。

科普团队

(左起:李佐茹韩永丽高艳周国倩张珍林倩)

周国倩

南京中医药大学毕业,急诊科主管护师,江苏省急诊急救专科护士。

01

心肌梗死的概念

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状动脉闭塞,血流中断,使部分心肌因严重持久性缺血而发生局部坏死。因心肌细胞的缺血耐受能力差,数分钟后就会坏死,而且不可逆,如不能及早开通闭塞的血管,会造成严重后果,甚至死亡。

02

心肌梗死常见诱发因素

重体力活动:过度疲劳或超负荷的体力劳动,往往使心脏负担突然加重,心肌需氧量猛然增加,而引起心肌严重缺血,导致心肌梗死。

情绪大幅波动:由于激动、紧张、愤怒等强烈的情绪骤变而诱发。

暴饮暴食:不少心肌梗死病例发生于暴饮暴食之后。进食大量含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后,血脂浓度突然升高,导致血黏稠度增加,血小板聚集性增高,在冠状动脉狭窄的基础上形成血栓,引起心肌梗死。

气温变化过大:秋冬是心肌梗死的高发季节,多和天气突然变冷有关。天气突然变冷,会导致血管收缩,血压升高等变化,从而诱发心肌梗死。

便秘:便秘在老年人当中十分常见。常因用力排便,腹压过大而诱发心肌梗死。

吸烟:吸烟可通过诱发冠状动脉痉挛及增加心肌耗氧量而诱发心肌梗死。

03

心肌梗死的临床表现

先兆症状:约半数起病前1-2天或更长时间开始心绞痛频繁发作;可在休息或睡眠时发作。

疼痛突出:胸骨后难以忍受的压榨痛、窒息感,甚至濒死感,伴有大汗和烦躁不安;持续时间长达1-2小时甚至10小时余或达数天;休息或用药不能缓解。也有的人只有腹痛,甚至只是牙痛,或者上肢痛。对于一些年老体弱高危人群,从牙齿到肚脐眼以上疼痛,都要考虑到“急性心肌梗死”。

04

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可以通过改变生活方式来进行预防,如坚持低盐低脂饮食,控制体重,戒烟、限酒,适度运动,保持心态平和,情绪稳定,控制高血压及糖尿病等危险因素。

05

突发心肌梗死应该怎么做?

1.立即停止活动,就地平卧,保持安静2.迅速联系.劝慰患者,保持镇静4.硝酸甘油舌下含服5.通风,有条件吸氧6.观察和检查生命体征7.必要时立即除颤和CPR(心肺复苏)8.医院救治

供稿:急诊科周国倩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hyslw.net/xjtyl/6338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