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医大师的家传方补心气活心血,化解冠

点击??????免费领

中医秘方不外传导致中医技术发展缓慢,这也是一方面,但只是少部分是这样。

那些真正的临床大家,总是对自己的经验毫无保留,对别人的长处虚心学习。他们,才是中医行当里栋梁。

其中一个是颜乾珍老前辈。就是临床大家的无私奉献。

颜师,是国医大师颜德馨之后。在行医的过程中,颜师屡屡用到其父亲家传的一张方子,用于治疗气虚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年,颜师曾经利用权威渠道,将这一心得和盘托出,引起了业界的反响。

而今,30年的时间过去了。这张方子,值得向普通读者和业界同仁解读。

方见——

党参15克、丹参15克、黄芪15克,葛根9克、赤芍9克、川芎9克,山楂30克、决明子30克,菖蒲4.5克,降香3克。

水煎服。

根据这个小方子,还有一张很有代表性验案。

有这么一个患有冠心病多年男子,年58岁。经常痛彻项背,胸闷不已。一旦发作,就伴随心悸气短、神疲乏力,心里慌乱,睡不好觉。劳累的时候更容易犯病。

刻诊,见舌发紫,苔薄白,脉细涩。患者用的就是上面这个方子,不过是在其中加入了琥珀1.5克(另吞)。

患者服药10剂以后,所有的症状大为改善。接着,原方不动,继续用了三个月,诸证悉平。复查心电图,发现十分正常。

这个患者,属于典型的气虚血瘀、心脉受阻。这个是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最常见、最普遍的类型。

这样的人,一般多为老年人,病程日久,其气必衰。看脉象,往往偏细。平时,则神疲乏力。

这类人有一个典型特点,就是不敢受累。一旦累着,立刻容易发病。因为劳累耗气,会加剧气虚血瘀的状态。他们还可能容易出汗。这是气虚,固摄失常的表现。气虚日久,有些人还容易伴随阳虚,表现为形寒喜暖,四肢不温。

气为血之帅。气虚,则血不能行,于是形成血瘀。淤血阻滞,患者不但胸闷作痛,而且舌面发紫,或有瘀斑,脉象偏涩。

这个时候就得益气活血。这个方子里面,党参、黄芪,用于健脾益气,解决气虚的问题。丹参、赤芍、川芎、山楂、降香,用于活血化瘀,解决血瘀的问题。葛根,现代药理研究认为,其可以扩管。决明子,现代药理学认为,可以降脂、抑制动脉硬化和斑块形成。所以说,这两味药,从传统药性上来看,似乎和活血化瘀无关,但实际上,对心脑血管的保护作用,还是很强的。最后,有菖蒲来开心窍。现代药理研究认为,石菖蒲可以抗血栓,抗心肌缺血。这就是基本的用方思路。

在这个基础上,它也有加减之道。比如说伴随口干口渴的,考虑气阴两伤,加麦冬、玉竹、五味子。伴随阳气不足的,加人参、附子。伴随痰浊壅肺的,加栝蒌、薤白。疼痛特别严重的,加失笑散、乳香、没药等。

生活中,冠心病心绞痛,证属气虚血瘀的人,有不少。这是一个常见的临床证型。前面提到的验方,立意清晰,用药思路明了,所用药物相对普通寻常,而且于临床实践中得到过验证,故而有它科学实用的一面。

本文理论依据:《中医内科学》、《中药学》文章仅供参考、学习,不替代医嘱和处方。文中所述配伍,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

点开


转载请注明:http://www.hyslw.net/xjtzs/63572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