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版基层高血压防治指南来了附宣传视频

北京有白癜风专科医院吗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

来源/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宣传平台、赛柏蓝-基层医师公社

整理/赛柏蓝-基层医师公社仲盈

《国家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指南(版)》发布,基层医生需及时了解。

近日,由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国家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办公室组织修订更新的《国家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指南版》正式发布。

基层高血压管理流程图

新版指南保留了版通俗易懂、可操作性强的特色,并在管理要求、血压测量、降压目标值、综合干预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更新,以保证指南的时效性和科学性。

本指南适用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包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医务工作者。管理对象为≥18周岁的成年高血压患者。

现梳理指南要点如下:

一、管理对象:

年龄≥18岁的成年高血压患者。

二、诊疗关键点

1.血压测量「三要点」:设备精准(较年新增)、安静放松、位置规范。

2.诊断要点:诊室血压为主,/90mmHg为界,非同日3次超标确诊。

3.健康生活方式「六部曲」:限盐减重多运动,戒烟戒酒心态平。

4.治疗「三原则」:达标、平稳、综合管理。

5.基层高血压转诊五类人群:起病急、症状重、疑继发、难控制、孕产妇(较年新增)。

三、血压测量

除注意测量方式、测量仪器及测量方法外,主要强调2点:

1.首诊测量双上臂血压,以后通常测量读数较高的一侧。若双侧测量值差异超过20mmHg,应转诊除外锁骨下动脉狭窄的可能。

2.每次门诊测量两次,间隔1~2分钟,取两次的平均值记录;如果两次差异>10mmHg,则测量第3次,取后两次的平均值记录;随访期间如果首次测量</90mmHg,则不需要额外测量(较年细化)。

四、诊断标准(较年无明显变化)

诊室及诊室外高血压诊断标准

五、治疗三原则

1)降压达标:不论采用何种治疗,将血压控制在目标值以下是根本。

2)平稳降压:告知患者长期坚持生活方式干预和药物治疗,保持血压长期平稳至关重要。长效制剂有利于每日血压的平稳控制,对减少心血管并发症有益,推荐使用。

3)综合干预管理:选择降压药物时应综合考虑其伴随合并症情况;对于已患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及具有某些危险因素的患者,应考虑给予抗血小板及降脂治疗,以降低心血管疾病再发及死亡风险。

1.生活方式干预

对确诊高血压的患者,应立即启动并长期坚持生活方式干预。强调戒烟、戒酒对降低心血管病发生风险的重要性。并建议重视患者精神心理问题。

生活方式干预目标及降压效果

戒烟由指南的「科学戒烟」更改为建议戒烟;戒酒由指南的「限酒」更改为「推荐不饮酒及饮酒者建议戒酒」。

2.药物治疗

(1)启动药物治疗时机(较年无明显变化)

所有高血压患者一旦诊断,建议在生活方式干预的同时立即启动药物治疗。

仅收缩压<mmHg且舒张压<mmHg且未合并冠心病、心力衰竭、脑卒中、外周动脉粥样硬化病、肾脏疾病或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医生也可根据病情及患者意愿暂缓给药,采用单纯生活方式干预最多3个月,若仍未达标,再启动药物治疗。

(2)降压药物选择(较年无明显变化)

尽量选用证据明确、可改善预后的五大类降压药物,即ACEI、ARB、β受体阻滞剂、CCB和利尿剂。为便于记忆,下文根据英文单词的首字母,分别以A、A、B、C、D简称。

无合并症高血压的药物治疗方案

有合并症高血压的药物治疗方案

(3)用药注意事项

每次调整药物种类或剂量后建议观察2~4周,评价药物治疗的有效性,避免频繁更换药物,除非出现不良反应等不耐受或需紧急处理的情况。

不宜联合应用ACEI与ARB(较年强调)。

六、紧急处理(较年略有改变)

1.血压≥/mmHg,不伴心、脑、肾急性并发症的临床症状:

(1)口服短效降压药物,如卡托普利12.5~25mg,或酒石酸美托洛尔25mg口服,1小时后可重复给药,门诊观察,直至降到/mmHg以下;

(2)经上述处理,血压仍≥/mmHg,或症状明显,建议转诊;

(3)24~48小时将血压降至/mmHg以下,之后调整长期治疗方案;

(4)注意:不建议舌下含服硝苯地平快速降压。

2.血压≥/mmHg,伴有心、脑、肾急性并发症的临床症状:

(1)立即转诊;

(2)等待转诊过程中,可参照《手册》做简单处理。

心、脑、肾急性并发症:包括高血压脑病、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梗死、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急性心力衰竭、肺水肿、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等疾病。

文献索引: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国家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指南(版).-12.

识别下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hyslw.net/yshl/63420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