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年中国经济增长稳中有险

2014年中国经济增长稳中有险

虽无"硬着陆"之忧,但2014年中国经济发展态势却不容乐观。也许可以给它贴上"经济增长安稳、流动性趋紧、风险暗涌、改革全面深化"的标签。当新兴市场增长放缓成为一种共鸣时,也许我们需要有忧患意识,乃至做好"不破不立"的心理准备,由于2014年可能是中国经济风险集中暴露的一年。在经济视察报向知名金融机构首席经济学家发放的《2014年宏观经济调查问卷》中,我们亦感受到谨慎乐观,4成受访者认为2014年全年中国经济走势继续"小幅放缓",3成观点认为"前低后高"。不过,多数受访者预计中国经济增长仍将保持安稳势头,2014年GDP增长在7.5与7~7.5的观点各占四成。现实是经济开局不利。1月中国PMI指数骤降,流动性风险也在抬升;马年对中国其实不轻松。增速安稳不同于去年此时公布的汇丰中国制造业PMI指数为52.3;今年的1月汇丰PMI总指数下跌至49.6;这被认为是近期"全球金融市场出现巨大动荡"的导火索,如一周前,美国标普500指数跌幅创半年新低,新兴市场货币再度大幅贬值。国金证券宏观研究用两个"极"字描述这场"意外"--汇丰PMI极差,未来下滑趋势极强。这样表述也许还不足以反应中小企业面临极其疲弱的需求下行与库存积存环境,其结论是"未来将加速收缩趋势"。白癜风专科医院2014经济数据开局如此表现,不知算不算是一个"下马威"?此次问券中,7成经济学家预测,上半年制北京国际白癜风医院造业经理人采购指数(PMI)值为50~52;持PMI值为48~50的观点占比仅6。2014年房价的整体判断方面,4成观点认为"上涨10以内","小幅回落"的占两成。中信证券(11.48,-0.10,-0.86)首席经济学家诸建芳认为,一线城市的房价有支持,2三线城市会着落;而汇丰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认为,1二线和三四线城市房价的分化加大。诚然,2013年中国经济实现了"软着陆"--GDP增长7.7,高于7.5的预期目标,与去年基本持平。今年或不例外。参与问卷调查者中,GDP增长在7.5与7~7.5的观点各占4成;仅13的观点认为在7.5~8,7以下的观点仅6。重要的是,4成受访者持乐观态度,认为经济增速安稳或略微加快,硬着陆风险很小。持悲观态度,认为经济增速回落趋势未变的观点占比26。再看看全球的经济形势,众经济学家们的态度明朗。73的受访者持乐观态度,认为经济会温和走强;37的观点是"不温不火,将延续缓慢复苏态势"。不过,有73的受访者表示,制约全球经济发展最大的因素是新兴市场整体增长放缓。这其中的中国因素不言而喻。与之对应,触及对2014年中国经济形势的看法时,经济学家们的多空观点明显分化,虽然乐观者略胜一成。我们的困惑是,经济学家们会不会过于乐观?就像2013年的此时,接受调查的经济学家们有53认为2013年中国GDP会达8~8.5;64 的受访者对2013年中国经济形势持乐观态度,对经济企稳向上信心强烈。但去年全年走势呈"V型"反转,这与去年多数人认为2013年后半年发展曲线较差的观点其实不一致。值得一提的是,与往年一致,参与调查者对"中国2014年哪些领域的改革会有突破"(多选项)甚为积极。我们列出的10大选项中,无一空项。具体看,有73.3的参与调查者认为是"金融市场化改革"与"简化行政审批";"财税改革加大对民生保障投入力度"、"资本项目加速开放"的占比为53;"人民币国际化加速推动"的观点占40;"推动房产税改革"的占26等。不言而喻,2014年是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元年,这表明政策和经济内生增长动力一样将成为2014年宏观经济的主导因素。风险不容小觑但是,改革红利释放的另一面是,2014年的潜伏风险因素较过去明显增多。问卷中,我们看到了经济学家们对潜伏风险的普遍耽忧。2014年,在我们列出的10大中国当前面临潜伏经济风险选项(多选项)中,有六项得票的占比在半数左右,如最让经济学家们耽忧的"经济炸弹"有"贫富差距"、"地方债务问题"、"房地产泡沫破裂"、"影子银行风险"、"财政及货币政策失误"、"企业创新和盈利能力"等,"资金价格高企"的观点为4成,"产生信誉违约事件"的占26。不能不提及的是"2014年国内流动性趋势的判断"。受访者对"紧平衡"的看法占53,"紧张"占26。另外,53的受访者认为,国内流动性对中国经济基本面的影响由负面转为中性。26的观点认为,2014年银行间市场最少会出现一次"钱荒"。在"未来一段时间中国货币政策会有如何调解"的选项上,73的受访者认为是"保持中性偏紧政策,但采取逆回购等措施微调";认为"下落存款准备金率"的观点占20。至于"央行2014年上半年存款准备金率会怎样调解"?73的观点认为"不调解",下调1次至2次的观点均占13。等待戈多?等待调降存款准备金率!这类等待开始让市场变得很无奈与无望,由于外汇占款依然居高不下。依照惯例,仅在通胀走低,宏观经济增长出现疲态,新增外汇占款走低等倒逼条件下,决意要让金融机构去杠杆的中国央行才可能"开闸"放松。很大程度上,左右为难的央行也是在"走钢丝"。不过,央行政策总是那么"神出鬼没"。春节前,央妈向市场大发流动性"红包"。市场分析,从时隔9年央行重启21天逆回购的操作来看,这或许暗示"2013年下半年中性偏紧的货币政策可能正在产生变化"。或与近期市场流动性预期好转一致:一项由某金融机构日前发起的存款准备金率调降预期显示,超过75的投资者认为央行年内调降准备金率为大概率事件。综上,2014年,对中国经济而言,也许是一个喜忧参半、如履薄冰的一年。




转载请注明:http://www.hyslw.net/yzyy/4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