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男性,73岁,66公斤。
就诊时间:年10月。
患者主诉:因“间断胸痛不适12年”入院。
现病史:12年前间断出现胸痛,与活动有关,5分钟缓解,12年前行冠脉造影LAD50%狭窄,2月前外院造影LAD闭塞,开通失败。为进一步诊治入院治疗。
危险因素:高血压2年,高脂血症5个月。
既往史:既往2月前行PCI术治疗;既往高血压病史2年,高脂血症5个月。
实验室检查:0.01ng/ml,Scr84umol/L,K+4.2mmol/L,WBC3.5×/L,HGB.g/L。
入院心电图:心电图显示(无症状):窦性心律,大致正常。
彩色超声诊断报告:LVEED=48mm,EF=73%,室壁运动无异常。
风险积分:Grace缺血评分高危,出血评分低危。
初步诊断诊断依据:活动诱发,休息5分钟自行缓解,症状典型。
病症:1、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CCSⅡ级。2、高血压病。3、高脂血症。
危险评估:既往有高血压和高脂血症,GRACE评分高危患者。
给药情况:1)阿司匹林mgQd;2)替格瑞洛90mgBid;3)阿托伐他汀40mgpoQn;4)单硝酸异山梨酯50mgpoQd;5)厄贝沙坦mgpoQd。
冠脉造影造影时间:年10月(就诊后第一天)。
造影前用药:造影前给予肝素单位,造影中追加肝素单位。
造影结果(一):LAD%闭塞。
造影结果(二):可见LCX向LAD提供侧支,蜘蛛位可见LAD为齐头闭塞,CTO出口可见造影剂滞留。
造影结论及应对策略:RCA,LCX和LM大致正常,LAD近段齐头闭塞,开口不明。可见LCX向LAD提供侧支,CTO出口可见对比剂滞留。
手术过程手术时间:年10月(就诊后第4天)。
术中用药:术中追加肝素单位。
手术过程(一):Miracle3导丝在间隔支和对角支内寻找LAD未见成效。
手术过程(二):IVUS在对角支内未找到LAD入口。
IVUS间隔支内找到LAD入口。
手术过程(三):计划在IVUS指引下使用ConquestPro进行CTO闭塞段近端纤维帽穿刺,导丝无法到达IVUS视角下3点钟方向。
手术过程(四):IVUS指引下纤维帽穿刺失败,因此采用IVUS探头标记CTO入口,然后在X线下使用硬导丝穿刺纤维帽。
手术过程(五):FineCross微导管加强支撑下ConquestPro纤维帽穿刺成功,换用Pilot导丝前进至LAD中段,可见导丝头端与LAD侧支吻合。
IVUS再次进入验证导丝近端是否在真腔。
换用FilderXT导丝前进至第二对角支,可见LAD中段出现夹层。Rinato导丝送至LAD远段。
中段置入Resolute2.25×30mm支架。近段置入Firebird23.0×33mm支架。
最终结果:
PCI术后及随访术后给药情况:1)阿司匹林mgQd;2)替格瑞洛90mgBid;3)阿托伐他汀40mgpoQn(1月后改为20mg);4)单硝酸异山梨酯50mgpoQd;5)厄贝沙坦mgpoQd。
出院心电图:
实验室检查:IPA(TEG):AA99%,ADP91%;Cr82.4μmol/L,K4.4mmol/L。
术后随访:随访至今患者无胸痛,活动后无气促,未发生并发症。
病例总结病变分析:患者近期出现胸痛,呈劳力恶化性,GRACE评分和CRUSADE评分结果显示为缺血高风险和出血低风险。因此使用抗血小板效果更强的抗栓药物其安全性可以得到保证。对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等ACS患者,替格瑞洛也已作为Ⅰ类推荐。外院CTO尝试失败,再次手术成功率进一步降低。因此良好的围手术期药物治疗为手术成功的基石,防止支架内血栓和再次闭塞的发生。PLATO研究显示,替格瑞洛相比氯吡格雷可将支架内血栓风险进一步降低33%,1年心血管死亡率达21%。因此本例患者入院即使用替格瑞洛作为抗血小板药物,减少支架内血栓和MACE事件发生。
个人经验:对于缺血中高危和出血低危的ACS患者建议入院即刻使用替格瑞洛联合的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尤其是对于氯吡格雷反应不佳或抵抗患者。若无急诊PCI指征且患者近期服用过氯吡格雷,考虑到出血风险,个人认为可不予负荷剂量,同样有效。至今仅有1例因不能耐受替格瑞洛而出现呼吸困难,停药后缓解,大多数均可耐受。
医师介绍李文铮,医学硕士,住院医师,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目前就职于首都医科医院心内科,主要从事冠心病、心律失常的诊断及药物和介入治疗工作。在国内医学期刊发表文章十余篇,参与编写《冠心病:解剖、功能及影像学》及《心脏起搏器起搏、除颤和再同步治疗》等多部医学书籍,参与科室多项科研课题。
哪的白癜风医院权威白癜风医院武汉哪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