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诊时间:年6月
主诉:因“反复胸闷16月,双下肢乏力一周”入院。
现病史:入院前1周,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双下肢乏力,无头晕头痛,遂至我院就诊。
危险因素:高血压。
既往史:既往16月前行PCI术治疗,置入2枚支架;12月前行PCI术治疗,置入1枚支架。
个人史:吸烟20年。
入院检查体格检查:体温36.3℃,脉搏66次/分,呼吸16次/分,血压/60mmHg。神志清楚,精神可,发育正常,营养中等,步入病房,自主体位,查体合作,应答切题。心音有力,律齐,心率66次/分,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无局部包块,肝脾肋下未触及,肝肾区无叩击痛,移动性浑浊阴性,肠鸣音正常,双下肢无明显水肿,肌力肌张力正常。
实验室检查:0.01ng/ml;7U/L;K+3.84mmol/L;WBC7.63×/L,N61.2%,HGBg/L。
入院心电图:
超声心动图:LA31mm,RA42mm,EF66%,LVD46mm。
血栓弹力图:AA抑制率80%,ADP抑制率16%。
初步诊断诊断依据:活动诱发,休息1-2分钟自行缓解,PCI术病史。
病症: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陈旧性前间壁心肌梗死、PCI术后、心功能2级;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型。
危险评估:既往有心梗史,伴高血压。
给药情况:阿司匹林mg负荷剂量氯吡格雷mg负荷剂量可定20mgpoqd。
冠脉造影造影时间:年11月
造影用药:造影前给予肝素0单位,造影中追加肝素单位。
左冠造影:左主干斑块浸润,原支架无再狭窄,左前降支斑块浸润,原支架内无再狭窄,近端85%狭窄。左回旋支近段原支架内90%再狭窄。
右冠造影:右冠状动脉未见明显狭窄。
造影结论及应对策略:右冠未见明显狭窄,左主干原支架内通畅,前降支原支架内通畅,近端狭窄85%,左回旋支近段原支架内狭窄90%。造影后向患者家属交代病情,与家属沟通后决定做介入治疗。
手术过程手术时间:年11月。
术中用药:利多卡因1支、肝素U、硝酸甘油μg、合贝爽μg、地塞米松1支。
手术过程(一):在左冠分别送入两根BMW导丝至LAD、LCX远端,植入支架XienceV3.0×23mm至LAD近端,用高压球囊Grip3.0×23mm至前降支近端支架内后扩张。
手术过程(二):用切割球囊CuttingBalloon3.0×10在回旋支近段原支架内扩张多次,在同时用高压球囊Grip3.5×12mm、Grip3.0×8mm在前三叉原支架内扩张,造影显示无残余狭窄。
手术总结术前病变部位造影图:
术后病变部位造影图:
术后七个月复查超声心动图,EF66%,LVDd46mm。
PCI术后及随访术后用药:阿司匹林mgqd,替格瑞洛90mgbid,可定20mgqd。
随访结果:随访至今病人无胸痛,活动后无气促,未发生并发症。
病例总结该病例为中年男性,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在行介入治疗术后反复出现心绞痛,在心梗后四个月已经因不稳定心绞痛再次行介入治疗。在本次入院时为心梗后16个月,仍为不稳定心绞痛发作,提示患者冠脉病变严重,造影也提示为前降支原支架近端狭窄及回旋支支架内再狭窄,给予冠脉介入治疗。经7个月门诊随访结果显示,患者无明显支架内血栓事件。对于该患者,血管病变严重,为支架近端或开口部位病变,发生支架内再狭窄的风险很高,故给患者服用替格瑞洛,进一步抗血小板聚集,降低支架内再狭窄风险,降低死亡率。替格瑞洛为新型抗血小板药物,根据PLATO研究结果,相比于氯吡格雷可显著减少ACS患者的死亡达21%,并可显著降低支架内血栓事件达33%,结合血栓弹力图结果故给患者选用替格瑞洛,符合指南的推荐。
医师简介智宏,女,年1月出生,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主持国家自然基金一项,参与国家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及省卫生厅课题的研究;现为江苏省医学会心血管分会青年委员,江苏省医学会心电生理学组委员。擅长冠心病、心力衰竭及重症患者的相关器械治疗。擅长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及射频消融治疗。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安徽治疗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