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就快要到了,天气越来越热,下楼倒个垃圾,都是一身的汗,着实难受。
如果能舒舒服服地洗个澡,洗掉一身的黏腻和汗臭,也是一件很畅快的事~
可有的人还觉得不够劲,非要用冷水洗澡才舒服。这样做,你是爽了,身体却很受伤!
洗澡时犯1个错,全身上下伤个透
洗澡水过冷,会让血管收缩,回心血量大量增加,容易对心脑血管造成损伤。
普通人还能扛得住,但对于有基础疾病、或者身体比较弱的人来说,就很危险了!
图源/网络
而且,长期洗冷水澡,对私处也有伤害。
对女性来说,水温过低容易引起一系列应激反应,从而干扰内分泌的正常调节。
特别是月经期,洗冷水澡容易刺激子宫收缩、导致内分泌失调,引发月经不调、痛经、闭经等问题。
孕期、哺乳期等特殊生理期,也要特别注意。
对男性来说,常洗冷水澡也会诱发或加重前列腺疾病,增加早泄、射精痛的风险。
洗冷水澡,不见得能让你凉快,洗完你可能感觉更热。
人体有自动调节的机制,遇冷时,身体会收缩血管和皮肤毛孔,将体温升回来。
当你擦干身体后,由于体内回温且散热慢,会觉得更热。
所以,洗温水澡更好,虽然不如冷水来得爽,但水分蒸发自然会带走热量,降温效果并不亚于冷水澡,去污能力也好得多。
建议:水温以接近体温为宜(约36~39℃)。如果你觉得太热,可选择33℃左右的温水洗澡。
这样洗澡,毁皮肤、湿气越来越重
洗澡时,很多人也会犯这2个错:
1.洗澡太频繁
有人一出汗就要洗澡,一天甚至会洗好几次,否则浑身不舒服。
洗澡太频繁,会把皮肤表面正常分泌的油脂及保护性菌群全洗掉,容易引起皮肤瘙痒,招来皮肤病。
建议:一般每天洗1次澡就够了,除非真的出汗很多,那可以多洗1次。
2.搓澡时用力过猛
出了一天汗,身上黏糊糊的,不搓个泥,总觉得好像没洗干净。
搓,当然是可以的,但是你别用力过猛。
用力搓澡,容易破坏皮肤角质层,加快水分流失,诱发皮肤问题。
而且,这层保护屏障一旦受损,病菌和湿气也容易“乘虚而入”。
建议:没必要每天都搓,隔几天一次就好,搓澡时注意力度,以皮肤不发红、无痛感为宜。
牢记“”,洗个健康澡
洗澡前喝1杯水
洗澡时闷热的环境,容易让人出汗,导致身体失水。
所以,建议洗澡前喝杯温水,补充体内水分,避免发生低血压等状况。
时间别超过20分钟
洗澡时间过久,容易破坏皮脂膜,引起各种皮肤问题;还易引起眩晕、心慌、多汗等脱水症状。
而且,浴室的空气流通性一般不太好,待久了容易大脑缺氧,可能出现晕倒、心绞痛等症状,中老年人尤其危险。
3个时刻千万别洗澡
剧烈运动后、大量出汗后、处在饥饿状态时,这3个时间不宜洗澡。
运动、出汗后,心率会加快,血液流动加速,血管扩张。
此时洗澡,血管会再度扩张,更多血液流向皮肤,供应心脏和大脑的血液减少,会导致一过性低血压和脑缺血症状,表现为头晕、心慌、乏力等。
对于有基础疾病的人来说,还可能引发致命意外!
所以,至少要休息二三十分钟后,再用温水冲澡。
而饥饿时不建议洗澡,是因为饿着肚子时,血糖本来就在降低。
如果此时还去洗澡,很容易出现头晕、四肢乏力等低血糖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引发低血糖性休克。
#动动脑不易老#
编辑:陈艺鸿
大家都在看点击图片即可阅读
点个赞点个在看,一起养生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