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史之见心绞痛的那些事儿

北京好看皮肤病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zhiliao/150708/4652392.html

问题

转眼学医已有二十载。感叹时间之快,感叹学而不重,也感叹西学之难。难不仅在庞大的知识体系,还在于语言、社会文化背景的藩篱。西医是随着西方文明发展起来的医学科学,固有西方文明的文化属性。处中国之西医也是否有相同的文化属性?如果不同,那么对我们学习西医或推动医学发展又有哪些影响?如果知识没有融会贯通,或者说没有深入根植于我们的社会、文化、生活中,这样的知识是不健全的,甚至可能是有害的。首先我们面临的问题:是否真正了解心绞痛本身和医学对心绞痛的认知过程?认知的发展史对未来又有什么样的启发?带着这样的问题,我从历史的维度,尝试对常见疾病——心绞痛的认知发展过程做一番探究。

有学者将心绞痛的认知过程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古代到中世纪晚期,为症状描述期。回顾既往文献的描述,找到一我们现在认为是心绞痛的疾病,但这些疾病并非完全是心脏疾病。第二阶段从中世纪晚期到20世纪早期,解剖认知阶段。阐述心绞痛与冠状动脉形态病理状态的关系。第三阶段从年代至今,是病理生理认知阶段。阐述冠状动脉循环的病理生理机制,提出心肌氧供需失衡在心绞痛的作用。

最早有类似“心绞痛”的描述见于公元前年的埃伯斯纸草卷(EgyptianPapyrusEbers)。因为伴随胃部症状,故也出现了草药诱发腹泻、呕吐的治疗方法。

Ifyoufindamanwhosechesthurtsandwhosufferpainformhisshoulderandhisstomach,youshallsaythatdeathisapproaching.

如果你发现一个男人的胸部疼痛,并有肩部、胃部疼痛,你可以说他死亡已临近。

我们今天所用的“心绞痛”的名词为“angina”,最初见于希波克拉底,指胸部疼痛放射到肩部和上臂,并同时伴随呼吸困难。“angina”源于希腊语“κυν?γχη”,为“dog”和“tonarrow,to


转载请注明:http://www.hyslw.net/yzyy/63577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