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诊时间:年3月。
主诉:活动后胸闷2年余,加重1个月。
现病史:患者2年余前反复于活动后出现胸闷、气短,伴心前区压迫感,休息及含服硝酸甘油后可缓解,反复发作。1月前感上述症状明显加重,步行50米即感胸闷,性质同前,就诊于外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提示多支冠脉重度狭窄,医院进一步诊治,为求进一步诊治入住我科。
危险因素:老年男性、糖尿病史、高血压病史。
既往史:糖尿病史15年,高血压病史15年。
个人史:无吸烟、饮酒史。
入院检查体格检查:体温36.2℃,脉搏60次/分,呼吸19次/分,血压/73mmHg。神志清楚,查体合作,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律齐,未闻及杂音,腹软,无压痛、反跳痛,肝脾未及,双下肢无水肿。
实验室检查:0.μg/L,1.25μg/L。Cre68μmol/L,Chol3.52mmol/L,TG1.35mmol/L,HDL-C0.83mmol/L,LDL-C1.98mmol/L,LP(a).0m/L,ApoA0.83g/L,ApoB0.75g/L,K+4.3mmol/L。WBC7.57×/L,NEUT60.10%,HGBg/L。
入院心电图:
心脏彩超:LA37×53mm,RA34×46mm,EF59%,LVD51mm。1.左房轻大,其内未见确切血栓。2.室壁不厚,室壁运动尚可,未见确切节段性运动异常。3.各瓣膜形态及运动尚可,二尖瓣前后叶对合错位,瓣口探及轻中度偏心返流;三尖瓣口探及微量返流。
初步诊断诊断依据:活动后胸闷,近期加重;心电图示:下壁导联异常Q波;曾行冠脉造影示:多支病变。
病症:1、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2、高血压3级(很高危);3、2型糖尿病。
危险评估:既往有糖尿病、高血压,且心电图示:下壁导联异常Q波,GRACE评分高危患者。
给药情况:1)阿司匹林肠溶片mgQdpo;2)硫酸氢氯吡格雷片75mgQdpo;3)瑞舒伐他汀钙片10mgQnpo;4)琥珀酸美托洛尔95mgQdpo;5)厄贝沙坦片0.5gQdpo;6)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胶囊50mgQdpo;7)硝苯地平控释片30mgQdpo;8)依诺肝素IUBidih。
冠脉造影造影时间:年4月。
造影用药:造影前给予肝素单位,造影中追加肝素单位。
左冠造影:左主干大致正常,左前降支全程弥漫性狭窄50%~90%;D1开口狭窄99%;左回旋支11-13#弥漫性狭窄50%~75%;OM支开口狭窄95%。
右冠造影:右冠状动脉开口斑块破坏,狭窄80%;左回旋支向右冠提供侧支。
造影结论及应对策略:本病例行冠脉造影发现左主干大致正常,左前降支全程弥漫性狭窄50%~90%;D1开口狭窄99%;左回旋支11-13#弥漫性狭窄50%~75%;OM支开口狭窄95%。右冠状动脉开口斑块破坏,狭窄80%;左回旋支向右冠提供侧支。造影后向患者家属交代病情,建议可行外科搭桥或PCI治疗,家属及患者要求做介入治疗,治疗组决定对LAD、LCX、RCA行介入治疗。
手术过程手术时间:年4月×日13点00分。
术中用药:肝素U、造影剂(碘海醇)ml。
手术过程(一):JR3.5指引导管置于右冠开口,Runthrough指引导丝通过RCA狭窄病变处置于血管远端。Trek2.5×20mm球囊于RCA开口处以10-12atm×4s分别扩张1次。Excel3.0×18mm支架于RCA开口处以18atm×6s扩张释放,复查造影示支架贴壁满意,TIMI3级。
手术过程(二):更换EBU3.5指引导管置于左冠开口,Runthrough指引导丝通过LAD狭窄病变处置于D1支远端,BMW指引导丝置于LAD远端。Tazuna2.0×20mm球囊于LAD-D1病变处以6-12atm×3s分别扩张2次,Trek2.5×20mm球囊于LAD7-8#处以6-10atm×3s分别扩张数次。Excel2.5×36mm支架于LAD7-8#处以10atm×4s扩张释放,Excel2.75×36mm支架于LAD6-7#处以10atm×4s扩张释放,两支架串联,Sprinter2.75×15mm高压球囊于支架内以16-20atm×5s扩张数次。
手术过程(三):Runthrough指引导丝通过LCX病变处置于血管远端BMW指引导丝置于OM支远端。Tazuna2.0×20mm球囊于OM支开口处以14atm×4s扩张1次。Trek2.5×20mm球囊于LCX11-13#处于8atm×4s扩张1次。Excel2.5×36mm支架于LCX11-13#以14atm×4s扩张释放,Excel3.0×24mm支架于LCX11#以14atm×4s扩张释放,两支架串联。
手术过程(四):Runthrough指引导丝通过LAD病变处置于血管远端,Excel3.0×14mm支架于LAD6#以12atm×3s扩张释放,与上两个支架串联,Excel3.0×14mm支架球囊于LAD6#两支架连接处以12atm×4s后扩张1次,复查造影示支架贴壁满意,TIMI3级。
手术总结术前病变部位造影图:
术后病变部位造影图:
PCI术后及随访术后用药:1)阿司匹林肠溶片mgQdpo;2)替格瑞洛90mgBidpo;3)阿托伐他汀钙片40mgQnpo;4)琥珀酸美托洛尔95mgQdpo;5)厄贝沙坦片0.15gQdpo;6)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胶囊50mgQdpo;7)硝苯地平控释片30mgQdpo;8)依诺肝素IUBidih。
术后心电图:
术后血常规:
随访结果:年4月8日随访:随访至今患者无胸闷、胸痛,活动后无胸闷、胸痛,未发生并发症。
病例总结病例特点及应对策略:该患者曾于外院行冠脉造影示多支血管病变较重,病变复杂,建议行CABG,但是该患者个人拒绝搭桥手术,倾向于PCI治疗,三支血管均较重要,丢失任何一支都会影响其以后生活质量,故需要行完全的血运重建,该手术操作复杂,于三支血管均植入支架,一旦形成支架内血栓,死亡风险高,故术后充分的抗血小板治疗,防止支架内血栓尤为重要。
积极抗血小板治疗的理由:1)ACS患者,血管病变较重,需尽快手术,血栓风险高。2)该患者曾于外院行冠脉造影示多支血管病变较重,病变复杂,建议行CABG,我们对多支血管行介入治疗,手术操作复杂,患者血栓风险高,一旦发生血栓死亡风险高;故手术前需要对患者仔细评估,完善相关检查。充分抗凝,抗血小板治疗是手术成功的基石。3)合并糖尿病,此类患者血小板高反应性比例高,血栓风险高。
证据引用:PLATO研究证实替格瑞洛可进一步降低发生支架血栓33%,降低心梗16%,降低复合终点16%,降低死亡率21%。替格瑞洛并不是氯吡格雷抵抗患者的替代治疗,而是作为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的Ⅰ类推荐。冠脉多支病变或主干病变的患者,首选替格瑞洛。
用药经验:1.对于冠心病患者,抗血小板治疗至关重要,特别是PCI术后的患者,合适的抗血小板治疗方案直接关系着患者的生存率及生活质量,目前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双联抗血小板是临床主要的治疗方案,但是作为一种前体型药物,氯吡格雷有许多不足之处,包括延时、个体差异、易发生药物反应,出血风险增加等。一种新型的抗血小板药应运而生,替格瑞洛,本身已是活性成分,起效快、疗效稳定,更重要的优点是替格瑞洛与P2Y12为可逆性结合,降低出血风险,多中心、随机、双盲PLATO研究已表明,应用替格瑞洛较氯吡格雷可以使心血管死亡、急性心肌梗死、脑卒中的复合终点减少16%,而不增加出血风险。2.冠脉多支病变是PCI术后并发症包括发生冠脉急性闭塞、冠脉血栓形成等独立的危险因素,该类患者更需要积极、有效、安全的抗血小板治疗。3.该例患者造影提示冠脉多支病变,对多支血管行PCI术,支架数量较多,应早期使用替格瑞洛,早期获益。4.替格瑞洛可引起呼吸困难、缓慢心律失常等,需要我们把握好适应证,另外半衰期短,需要患者具有较高依从性。
病区抗血小板药物使用情况:1.冠脉多支病变或主干病变的患者,首选替格瑞洛;2.PCI术后再次出现急性冠脉综合征,造影提示支架内再狭窄的患者,换用替格瑞洛;3.替格瑞洛降低高危人群支架内血栓形成及支架内再狭窄风险,对患者更安全、有效,患者能有更好的生活质量。4.暂未出现使用替格瑞洛出现呼吸困难的患者。目前一般患者考虑经济方面及医保报销等原因,常规用氯吡格雷,并行CYP2C19基因检测,慢代谢及中等代谢换用替格瑞洛。多支病变或主干病变等支架内再狭窄高危人群直接使用替格瑞洛。暂未出现使用替格瑞洛出现支架内血栓的案例。
医师介绍张妍,硕士生导师,教授,主任医师,在大连医院二部,冠心病一科工作。
昆明最好的白癜风医院云南好的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