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中,β受体阻滞剂的疗效已得到公认。国际治疗指南中均推荐β受体阻滞剂在无禁忌证时应用于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然而,我国在治疗稳定型心绞痛使用β受体阻滞剂用量情况并不理想,没有明确的临床应用规范是重要因素之一。为使临床医师更充分认识稳定型心绞痛足量、持续应用β受体阻滞剂为患者带来的显著获益,梳理β受体阻滞剂在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的正确临床应用,《门诊》特医院周晓芳教授。
医师专访INTERVIEW
﹀
﹀
﹀
《门诊》
一项β受体阻滞剂在中国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的使用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显示,在慢性稳定性冠心病患者的治疗中,β受体阻滞剂被国内外指南推荐作为治疗心绞痛的首选药物。调查中,有61.1%的患者接受了β受体阻滞剂的治疗,尽管调查并未收集是否存在相关药物禁忌证的信息,但禁忌证显然不是接近40%患者未使用该类药物的唯一原因。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周晓芳教授
使用率低、应用剂量不足是目前我国β受体阻滞剂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我认为β受体阻滞剂在我国使用不足主要与两个方面因素相关:一方面,对β受体阻滞剂的认识不足,造成临床医生对β受体阻滞剂的副作用过于担心;另一方面,β受体阻滞剂的应用易受患者主观意志的影响,可能会出现在检测到心率下降后患者主动减药和停药的现象。就药物机制而言,β受体阻滞剂除了阻断β1受体,还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其他肾上腺素能受体的功能,其发挥作用的机制是一个相当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虽然我们经常强调应用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但这不表明此类药物在体内仅仅只阻断β1受体,而β2受体和β3受体不会受影响。因为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断剂发挥作用的机制相当复杂,一旦β1受体与其他肾上腺素能受体的平衡被打破,将会引发诸多问题,在此不做赘述。虽然各大指南均推荐在无禁忌证的情况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在24小时内使用β受体阻滞剂,但我们仍应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地址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