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对冠心病患者的预后有重要影响。因此,即使主要血管病变已经成功的进行了血运重建,血糖管理依然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循证医学证实,血运重建对于缓解因冠状动脉严重狭窄造成的心肌缺血症状无疑是有效的。但由于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弥漫,常常累及分支血管和末梢血管,且冠状动脉微循环也受到严重损伤。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仅对严重影响冠状动脉血流的病变进行治疗,而对其余病变无能为力。而且糖尿病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常不稳定,在造影下看似不太严重的病变可很快发展为严重的狭窄型病变或发生斑块破裂继发急性血栓形成。因此,迄今为止尚无充分临床研究结果证实PCI可以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远期预后。但是,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相对于其他危险因素,糖尿病对PCI术后冠心病患者预后的影响最为重要,糖尿病是PCI术后心脏事件最重要的独立预测因子之一。糖尿病增加PCI术后的靶血管重建率,即使在药物洗脱支架时代也是如此。由于糖尿病患者冠脉病变通常较弥漫,病变常无法被支架全部覆盖,因此支架边缘再狭窄的发生率也明显高于非糖尿病患者。另外,新生病变的形成是糖尿病患者PCI术后远期心脏事件和再次介入治疗的重要原因之一。PRESTO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PCI术后9个月时糖尿病和非糖尿病患者靶病变重建率几乎相当,但新生病变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患者(30%vs21%)。Corpus等的一项研究表明,良好控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7%)可显著降低糖尿病患者PCI术后12个月的靶血管血运重建、复发心绞痛及心脏原因再住院率。
此外,糖尿病的存在易使那些已经存在但狭窄程度并不严重的冠状动脉病变变得不稳定。病理组织学发现,血糖升高时更多的单核细胞进入病变内形成巨噬细胞,后者分泌金属蛋白酶,破坏斑块纤维帽,使病变变得易于破裂,从而诱发血栓形成。而且,糖尿病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肾功能损伤,对比剂的毒性作用使部分患者在PCI术后肾功能进一步下降,而肾功能损伤是冠心病患者PCI术后远期预后不良的独立预测因子之一。
因此,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PCI术后的血糖管理尤其重要,需医院和患者经常就诊的社区、医院的医师和护士以及患者本人和家属的共同合作。血糖管理的内容应包括定期、全面的血糖检查以及控制血糖的各种措施,如饮食、运动和药物调节。心脏科医师应当把血糖评价和治疗作为随诊的重要内容之一。医院和社区医院对于此类患者要全面兼顾心脏病与血糖代谢情况,告知患者及其家人血糖管理的重要性,不因心脏病症状而忽略针对血糖的治疗,从而使患者对自己的血糖给予足够的重视。
血运重建术后血糖管理的具体措施应包括以下方面:已经明确诊断的糖尿病患者,PCI术后应尽量使血糖达标(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以下);术前无糖尿病史的患者应常规检查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如发现OGTT2h血糖≥11.1mmol/ml,应诊为新诊糖尿病,治疗上和已诊糖尿病相同;术前无糖尿病史的糖尿病患者,若OGTT发现为IGT,应建议患者增加运动量以减少糖尿病发生,并在术后每隔半年进行一次OGTT,一旦发展成糖尿病应按糖尿病治疗;OGTT正常的患者仍应每年进行一次OGTT,以便及时发现血糖代谢的异常;对因急性心肌梗死接受急诊介入治疗的患者,应在出院前进行全面的血糖评价,此类患者入院时血糖水平常不能真实反映血糖代谢情况;对于空腹血糖不高的糖尿病患者,因餐后血糖对此类患者的远期预后影响更大,要注意检测餐后血糖水平。
朱建华,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医院心脏中心主任,浙江大学医学部心血管教学委员会主任。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心血管病学科带头人,浙江省医学重点学科心血管专业学术带头人。兼任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分会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学组副组长,浙江省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副主任委员兼青年委员会主任委员等。《中华心血管病杂志》、《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等杂志编委。在国内外核心学术期刊发表论文余篇,主编《现代缺血性心脏病学》,获省级科技成果5项,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
白癜风怎么治疗最好治疗白癜风的医院哪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