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LukeC.Kohan,MD;BrianH.Annex,MD
????????年,WilliamHeberden首次描述了“心绞痛”。尽管Heberden不确定这一症状的病理基础,但现在我们知道它反映了心肌缺血。缺血的根本原因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在心肌耗氧量需求增加时冠脉血流不足。慢性稳定性心绞痛的诊断主要靠病史和体格检查,这多少使诊断有些主观。虽然主观,但心绞痛是约一半的冠心病患者的第一症状,在过去的50年中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不同的研究中心绞痛的患病率和发病率存在较大差异,大概相差2倍。基于最近的人口研究,自s年代美国的慢性稳定性心绞痛发病率下降了。对于女性来说,慢性稳定性心绞痛的发病率随年龄而升高,而男性发病率峰值出现在55-65岁,其后下降。不管发病率是否下降,这一患病人群的医疗成本是惊人的。
在过去的三十年间,多项研究探讨了心绞痛对冠状动脉疾病预后的预测价值。Cohn等发现,伴心绞痛症状患者的死亡率是无症状患者的2倍(5.4%vs2.7%)。一项美国退伍军人事务系统的研究发现,自我报告的心绞痛可预测心血管死亡风险。症状严重的患者死亡风险较轻微症状者增加4倍。澳大利亚女性健康纵向研究的亚组分析结果与之相似。在这项研究中,心绞痛的频率与全因死亡率增加相关。症状最频繁者和显著性心绞痛全因死亡率增加5倍。
一项实用芬兰医疗系统的人口研究发现,心绞痛男性和女性的死亡率分别为4.4%和5.4%。随后的一项研究发现,需硝酸盐治疗的女性心绞痛患者10年死亡和非致死性心梗风险超过10%。Framingham心脏研究显示,初发稳定性心绞痛的男性2年非致死性心梗和冠心病(CHD)死亡的发生率分别为14.3%和5.5%,和女性分别为6.2%和3.8%。
并不是所有冠心病患者都有心绞痛症状。s年代,多项研究探讨了无症状冠心病患者的预后。CASS研究将患者分为三组:(1)左心室功能正常的I或II级心绞痛患者;(2)左心室功能下降的I或II级心绞痛患者;(3)无心绞痛的患者。这些患者随机分配给予手术或药物治疗。随访6年,三组间生存率或非致死性心梗发生率无显著差异。
不同特征的慢性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其临床预后存在显著差异。在过去15年中,多项试验探讨了慢性稳定性心绞痛的治疗策略。这些试验证实,随着治疗选择的增加,治疗是有用的。通过回顾二级预防试验中安慰剂组的主要终点,可以评估慢性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预后。
HOPE试验评估了稳定性冠状动脉疾病合并糖尿病和至少一个其他危险因素的患者使用ACEI治疗的效果。超过50%的患者有稳定性心绞痛。随访4.5年,共名患者死于心血管原因,治疗组为6.1%,安慰剂组为8.1%。
PEACE试验纳入例稳定性冠状动脉疾病伴左心功能不全的患者,70%有心绞痛;比较了标准治疗+ACEI与标准治疗+安慰剂的差异,平均随访4.8年,安慰剂组死亡率和非致死心梗发生分别为3.7%和5.3%。
ACTION试验比较了症状性稳定性心绞痛合并高血压患者使用硝苯地平与标准治疗的差异;共纳入超过名参与者,超过90%基线时有心绞痛。平均随访1.1年,治疗组和安慰剂组全因死亡率分别为1.64%和1.53%。该试验中患者有心绞痛症状,既往有心梗史,负荷试验阳性或有冠状动脉疾病血管造影证据。
稳定性缺血性心脏病患病率的下降可能归因于更积极和成功的医学干预。药物治疗失败的患者或者存在某种冠脉异常的患者可选择冠脉血运重建。90%的患者进行血运重建后可缓解心绞痛症状。尽管如此,少有证据显示,PCI与CABG相比能够提供额外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临床获益。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地基于COURAGE试验,不推荐常规进行PCI。COURAGE试验比较了例有心肌缺血客观证据的心绞痛患者,随机分配到最佳药物治疗组和最佳药物治疗+PCI组。超过80%的患者报告至少有I级心绞痛。随访4.6年,两组死亡和非致死心梗发生率分别为18.5%和19.0%。COURAGE试验中的参与者多伴有合并疾病,造影显示明显的冠状动脉疾病,有缺血客观证据。随后,一项纳入10项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的荟萃分析显示,保守治疗组和PCI治疗组患者全因死亡、心血管死亡、心梗和心绞痛缓解方面无显著差异。
综上所述,这些试验中死亡或非致死心梗年发生率不超过5%,通常低于2.5%。(医脉通编译自ACC)
转载请注明来源:医脉通(medlive.cn)医脉通,您的临床决策好帮手!
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