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一、填空
1.氢氯噻嗪的降压机制是早期与有关,长期与有关。
2.直接扩张血管的降压药是;高血压危象宜选用。
3.血管紧张素Ⅰ转化酶抑制药较常见的不良反应是。
4.卡托普利和氯沙坦共有的不良反应主要是。
5.写出常用抗高血压药的代表药。利尿药以为代表,β受体阻断药以为代表,钙通道阻滞药以为代表,血管紧张素Ⅰ转化酶抑制药以为代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药以为代表。
二、选择
1.属于血管紧张素I转化酶抑制药的是()
A.硝普钠B.卡托普利C.肼屈嗪D.哌唑嗪E.硝苯地平
2.能逆转心肌肥厚的降压药()
A.硝普钠B.卡托普利C.普萘洛尔D.哌唑嗪E.利血平
3.用于治疗高血压危象的降压药是()
A.硝普钠B.氢氯噻嗪C.卡托普利D.硝苯地平E.普萘洛尔
4.以下哪种降压药属于钙通道阻滞药()
A.氢氯噻嗪B.卡托普利C.硝苯地平D.氯沙坦E.硝普钠
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联合应用降压药物已成为降压治疗的基本方法
B.在高血压病的治疗中逆转或阻止靶器官损伤是主要的任务之一
C.联合应用降压药时,选用作用机制具有互补性,并可相互抵消或减轻不良反应的药物
D.高血压患者能不用药尽量不用,一旦用药就要终身治疗
E.短效降压药常使血压波动大,长期用药时,应优先选用长效降压药,减少不良反应
6.高血压伴有血浆肾素偏高者宜优先选用()
A.吲达帕胺B.硝苯地平C.氢氯噻嗪D.硫酸镁E.普萘洛尔
7.硝苯地平用于高血压的治疗时常见踝部水肿,其原因主要是()A.血浆晶体渗透压降低B.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C.水钠潴留
D.尿量减少E.毛细血管扩张
8.下列不属于卡托普利不良反应的是()A.低血钾B.干咳C.低血压D.皮疹E.高血钾
9.长期应用普萘洛尔的病人骤然停药可致()
A.血压骤降B.血压升高C.支气管哮喘发作D.心跳骤停E.休克
10.可以引起刺激性干咳的降压药是()
A.吲达帕胺B.卡托普利C.硝苯地平D.氯沙坦E.氢氯噻嗪
11.有关降压治疗,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坚持治疗,就能治愈B.降压愈快、愈强愈好
C.降压的目的之一是保护靶器官D.多单一用药E.血压降的愈低愈好
三、判断
1.氢氯噻嗪的降压作用表现为缓慢、温和、持久。()
2.支气管哮喘、肺心病患者禁用普萘洛尔。()
3.RAS抑制药不仅有良好降压效果,还可抑制心室和血管重构。()
4.氢氯噻嗪、卡托普利都可引起低血钾。()
5.硝苯地平大量使用可诱发心律失常。()
6.高血压伴糖尿病、冠心病患者适合用普萘洛尔降压。()
7.氯沙坦的主要不良反应为无痰干咳。()
8.高血压患者长期用药时,优先选用长效降压药。()
9.高血压患者在生活方式上应保持低钠饮食。()
四、简答
1.临床常用的抗高血压药有哪几类?每类举出代表药。
第十六章
一、填空
1.稳定型心绞痛宜选用;变异型心绞痛宜选用;普萘洛尔不能用于型心绞痛。
2.抗心绞痛药分为、、三类。
3.硝酸甘油抗心绞痛的给药途径常用,不能口服的原因是。
4.硝酸甘油的基本作用是,以对平滑肌的作用最明显。
二、选择
1.硝酸酯类舒张血管的机制是()
A.直接释放NOB.阻断a受体C.促进前列环素的生成
D.直接作用于血管平滑肌E.阻断Ca2+通道
2.普萘洛尔、硝酸甘油、硝苯地平治疗心绞痛的共同作用是()
A.减慢心率B.缩小心室容积C.扩张冠脉
D.降低心肌耗氧量E.抑制心肌收缩能力
3.变异性心绞痛可首选()
A.硝酸甘油B.硝苯地平C.硝普钠D.氢氯噻嗪E.普萘洛尔
4.关于硝酸甘油的说法错误的是()
A.扩张动静脉B.减少心肌耗氧量C.降低心室容积
D.减慢心率E.血压下降
5.硝酸甘油用于防治心绞痛时,效果较差的给药途径是()A.口服 B.舌下含化C.雾化吸入
D.软膏涂于前臂、胸及背部皮肤E.直肠给药
6.对稳定型心绞痛效果最好的是()
A.维拉帕米B.地尔硫卓C.硝苯地平D.普萘洛尔E.硝酸甘油
7.硝酸甘油常和()合用,以增强其抗心绞痛作用
A.氯沙坦B.维拉帕米C.强心苷D.普萘洛尔E.利多卡因
三、判断
1.口服硝酸甘油能迅速缓解心绞痛症状。()
2.普萘洛尔与硝酸甘油合用可以相互取长补短,协同降低心肌耗氧量,治疗心绞痛。()
3.硝酸甘油剂量越大,抗心绞痛疗效越好。()
4.硝苯地平治疗稳定性心绞痛效果最好。()
5.硝酸甘油连续使用不会出现耐受性。()
6.硝酸甘油应半卧位给药,避免直立性低血压。()
四、简答
1.临床上为什么常将普萘洛尔和硝酸酯类合用治疗心绞痛?
五、案例分析
1.某患者,男,60岁,由于气温骤降没有及时加衣服,引发胸骨后剧烈压榨性疼痛,并放射至左肩持续数分钟,伴有窒息感,面色苍白,大汗淋漓,一日发生两次而急诊入院。
问题:(1)根据以上特点判断该位患者患有何种疾病?
(2)疼痛发作时应立即采取什么样的措施缓解?
(3)正确选择常用的两类药物并说出各类药物的主要作用。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