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点新闻马长生第一届中外心绞痛高峰论坛

医学网报道

  “此次会议旨在通过聚焦心血管临床诊疗领域热点,探讨领域疑点和难点,提高我国心血管疾病的临床诊疗水平。其内容涵盖中国稳定性冠心病诊疗指南、CMVD诊疗进展、抗心绞痛经典药物尼可地尔等内容,形式包括主旨演讲、中外专家巅峰对话、临床案例分享及点评,希望各位不虚此行,收获新知。”这是年8月3日在沈阳召开的“第一届中外心绞痛高峰论坛”开幕式上,大会主席、首都医科医院马长生教授在开幕式中对本届会议的核心介绍。

  医院韩雅玲院士、首都医科医院马长生教授、中国医科大学心脏血管疾病研究院曾定尹教授、医院陈红教授、医院石井秀树教授、日健中外制药董事长坂部隆先生、总经理齋藤明先生、副总经理幸松邦彦先生共同开启第一届中外心绞痛高峰论坛的学术盛幕,点亮中国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新希望。出席本届会议的医院、清华大学医院何作祥教授、医院沈珠军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院魏盟教授、华中医院廖玉华教授等知名专家。

  第一届心绞痛领域年度盛会由日健中外制药主办,大会特别邀请国内外心血管领域顶尖学者,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余位心血管专家与会交流。

  在开幕式上,马长生教授致辞中表示,“每一位临床工作者都需要在诊疗过程中精耕细作,不能仅限于诊断与开展择期的介入治疗。通过加强对患者的症状管理与预后管理,才能提高广大患者的整体生活质量。期望中青年医师未来在临床、学术、科研、公益等方面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在世界舞台上绽放光彩。”

  日健中外制药董事长坂部隆先生首先对远道而来的与会者表示感谢。致辞中坂部隆先生介绍道,“日本中外制药成立于年,至今已有94年的历史。中外致力于生物和抗体技术的研究,肿瘤、心血管、骨关节及免疫学是我们的核心疾病领域。在中国,中外目前有肿瘤产品以及治疗心绞痛的尼可地尔。年代,尼可地尔在中外制药被研发问世。我相信在中国尼可地尔仍旧在心绞痛治疗持续贡献,让更多的患者获益,造福广大百姓。”

温故知新巅峰对话

  韩雅玲院士就《中国稳定性冠心病诊断与治疗指南》进行深度解读,韩教授总结道,“第一,药物治疗是所有冠心病的基本治疗,目的在于改善生存、减轻症状;第二,血运重建指征(IA):左主干>50%;前降支近段狭窄>70%;多支冠脉直径狭窄>70%(如<90%须有缺血证据,或FFR<0.8=且LVEF<40%;任一冠状动脉直径狭窄>70%,表现为活动诱发的心绞痛或等同症状,并对药物治疗反应欠佳;第三,血运重建前应客观评价缺血范围、死亡或心梗风险,从而挑选出最合适的患者,评价方法:负荷运动心电图,无创负荷影像检查等;第四,FFR/iFR有利于挑选出能够从PCI获益的稳定性冠心病患者,并且有助于改善其预后。”

  何作祥教授就《PET在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障碍中的应用与评估》为题进行主题演讲,何教授表示,“CMD存在于多种心脏疾病,不同的心脏疾病的发病和进展过程中,CMD的角色和占比可能并不相同;CMD并不只表现为心肌灌注异常、血流储备减低,随着疾病的进展可表现为心肌梗死、心肌局部炎症细胞侵润、坏死物质堆积,导致微血管阻塞等多种病理特征;深入探讨CMD在主要心脏疾病中的作用,将有助于对相关疾病的防治。”

  石井秀树教授就《IHD中尼可地尔使用和优化》做了学术报告,石井教授总结道,“第一,必须   随后,马长生教授主持中外巅峰对话环节,曾定尹教授、陈红教授、何作祥教授、石井秀树教授共同畅谈三大热点话题,分别是:

  1、  指南推荐的稳定性冠心病标准治疗方案在中国的执行现状如何?

  2、  尼可地尔在中国和日本的使用实践:主要适用于哪些人群?

  3、  冠心病领域目前仍有哪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知行合一病例探讨

  沈珠军教授分享了《ATP敏感性钾通道——缺血性心脏病治疗的新靶点》,沈教授总结道,“第一,ATP敏感性钾通道是将细胞膜电活动与细胞代谢联系在一起的通道,是多种疾病重要的治疗靶点;第二,尼可地尔选择性的作用于血管平滑肌细胞膜KATP通道,扩张冠脉微血管;尼可地尔选择性的作用于心肌线粒体KATP,具有心脏保护作用;第三,尼可地尔的类硝酸酯作用,可以扩张心外膜大的冠状动脉,无耐药性,对血流动力学无显著影响应用;第四,多项临床研究证实:喜格迈显著改善心绞痛症状,降低缺血性心脏病患者的心血管不良事件,显著改善预后。”

  随后,在曾定尹教授的主持下,钟禹成教授、王妍教授、孙涛教授、兰文燕教授分别就《心绞痛的药物治疗》与《慢血流及PCI术后的药物治疗》为题进行临床病例分享。

  廖玉华教授、沈珠军教授、魏盟教授与病例报告专家一起就“临床中如何进行CMVD诊断”与“对于确诊或怀疑CMVD的病人如何治疗”两个话题进行畅谈。

  最后,廖玉华教授就“冠脉微血管功能障碍与临床应对”话题总结道,“CMVD是指在多种致病因素的作用下,冠状前小动脉和小动脉的结构和(或)功能异常所致的劳力性心绞痛或心肌缺血客观证据的临床综合征。其分类主要是慢性微血管心肌缺血与急性微血管心肌缺血。就微血管功能的检测方法而言,目前的技术尚无法在人体内直接观察微血管,现有的技术通过测定心肌血流量、冠状动脉循环血流和冠状动脉血流储备来反映冠脉微血管功能。”

  廖教授表示,“对于冠脉微血管病药物治疗方案主要在于:第一,以患者症状改善、长期生存率、不良事件发生率作为评估标准;第二,目的是改善心肌需氧/供氧矛盾,预防心室重构。就尼可地尔为什么适合多数心绞痛患者?主要源于双机制:硝酸酯+钾通道开放剂,扩张大冠脉同时改善微循环;双靶点:扩张冠脉血管+模拟心肌缺血预适应,血管心肌同时覆盖。即使在充分二级预防基础上使用尼可地尔,仍能进一步改善患者预后。”

  就“冠脉无复流慢血流的处理”主题魏盟教授总结道,“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CSFP)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能有多种机制共同参与,吸烟、高血压、高尿酸血症、高体重指数、OSA、高三酰甘油血症是CSFP的危险因素。当前,尚无标准的药物治疗方案,改善冠状动脉微循环的药物仍占主要地位。尼可地尔对CSFP患者胸痛症状短期疗效明显,是治疗CSFP的一个新方向,需要进一步探究药物的长期临床疗效及副作用意义重大。面对未来,我们仍需要大量的基础及临床研究来进一步探究CSFP的发病机制,进而为CSFP患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肯定的依据,进一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于PCI术后使用尼可地尔的必要性,魏教授介绍道,“第一,PCI可能引起无复流/慢血流;第二,微血管问题广泛存在,PCI只能解决大血管问题,不能解决微血管问题;第三,尼可地尔既能扩张冠脉大血管,又能扩张冠脉微血管,可改善PCI术后患者预后。”

  廖玉华教授总结道,“尼可地尔不仅扩张冠脉大血管、改善冠脉微循环,还能作用于线粒体,保护心肌。过往,稳定性冠心病诊治尚未得到足够重视,大家误认为稳定性冠心病的管理与治疗已经成熟,二级预防即A、B、C、D、E,血运重建即按照PCI指南中稳定性冠心病血运重建策略执行即可,然而现实却是误诊、漏诊率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药物治疗不充分,二级预防措施应用不足,导致相当多患者转变为急性冠脉综合征(ACS)。血运重建策略不够规范,患者获益不明显且医疗费用增加。”   廖教授还说到,尼可地尔是三磷酸腺苷(ATP)敏感性钾通道开放剂,在结构上属于硝酸盐类,可有效扩张心外膜下冠状动脉和冠状小动脉,随机和安慰剂对照的临床试验显示尼可地尔可改善心绞痛症状和心电图运动试验结果,因此尼可地尔应作为冠状动脉微血管心绞痛的首选推荐药物。   除此之外,尼可地尔,特点和预期疗效主要包含两点:第一,钾通道开放作用。其扩张冠状动脉阻力动脉,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冠状动脉微循环,保护心肌细胞受到缺血再灌注损伤,抑制坏死/凋亡并且减少梗死面积,第二,硝酸酯类样作用是扩张大的冠状动脉和降低前负荷。

  本届大会大咖云集,精彩纷呈。最后的大会总结中,曾定尹教授表示相信本届会议将有助于提高参会医生对CMVD以及尼可地尔在冠心病治疗中作用的认知,有助于提高临床思辨能力,有助于促进冠心病临床诊疗的规范化,最终将使广大冠心病患者获益。

推荐阅读

ICC|齐聚冰城论剑共襄盛举力创辉煌

热点新闻|石药集团替格瑞洛和替罗非班首场上市会圆满成功!石力非凡,共绘蓝图!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转载请注明医学网

长按识别


转载请注明:http://www.hyslw.net/xjtyh/6329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