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沃达斯科药检阳性遭禁赛,服药理由竟是治疗

临近年底休赛期,网球圈并不平静。国际网球诚信机构(ITIA)最近频频出招,多位球员因违规被禁赛和罚款,原因包括打假球、宣传赌球、服用禁药等。

10月20日哈勒普被曝出药检阳性或被禁赛4年;11月11日中国球员郑保罗因涉嫌打假球被临时禁赛;11月29日又曝出双打传奇鲍勃·布莱恩因推广赌球被罚款1万美元并禁赛4个月。

11月30日,ITIA再爆猛料,前单打世界第七沃达斯科因服用了治疗多动症的药物被禁赛2个月。

这位39岁的西班牙球员在声明中说,他在今年2月份的里约热内卢挑战赛中尿检呈阳性,被检测出的药物是哌醋甲酯,这种药物常用于治疗多动症。

ITIA在声明中表示,该组织在调查后认定沃达斯科的行为是无意的,称“他本人没有重大过错或疏忽”,最终将禁赛期限由两年减少到两个月。据此推算,沃达斯科将在明年1月8日重返赛场。

在大多数情况下,运动员会偷偷服用能改善体能、耐力和爆发力的药物。比如,导致哈勒普尿检阳性的药物是罗沙司他,这种药物能刺激血红蛋白和红细胞生成,提升血液携氧能力,让运动员跑得更快、耐力更强。

导致沃达斯科尿检阳性的哌醋甲酯,其功效似乎与哈勒普所用的罗沙司他正好相反,它是一种能提升注意力的药物。

对网球比较了解的人都知道,网球是受心理因素影响很大的运动项目,它要求球员在比赛中保持冷静的头脑和高度的专注。这有点类似于射击,运动员不需要太过兴奋,保持镇定和集中注意力更为重要。

沃达斯科解释说,他被诊断出患有注意力缺陷和多动症,于是就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哌醋甲酯。在这次尿检阳性之前,他已经办理了备案并获得了批准,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持证嗑药”。

不过,国际反兴奋剂机构后来更新了相关规则,而沃达斯科显然忘记了向该机构继续申请相关豁免。正是考虑这种特殊的情况,ITIA大大缩短了沃达斯科的禁赛期限。

沃达斯科的遭遇有点类似于年的莎拉波娃。这位五届大满贯冠军得主在年3月被曝出违规服用米屈肼,该药原本用于治疗心绞痛、心肌梗塞和慢性心脏衰竭引发的局部缺血,后来发现它能显著增加运动员的耐力。

“在过去的十年里,家庭医生一直为我开了一种叫作米屈肼的药物……在过去,这种药物并未被列入世界反兴奋剂机构禁用名单之中,我合法服用了这种药物达十年之久。但就在今年1月1日,规则改变了,它成了违禁药物,而这一新规我之前并不知晓。”莎拉波娃在新闻发布会上说道。

ITIA部分采信了莎拉波娃的解释,最终将禁赛期由原本的2年缩短为15个月。

事实上,被米屈肼“撂倒”的并不仅仅只有莎拉波娃,至少有10名俄罗斯籍运动员因服用该药物被禁赛,包括短道速滑选手叶利斯特拉托夫和康斯坦丁诺娃、花滑选手博布罗娃、男排国手马尔金、自行车选手沃尔加诺夫、冬季两项选手拉特波夫、七人制橄榄球选手米哈利措夫夫妇。

在体育界,兴奋剂和反兴奋剂始终是一对矛盾。同样的药物,有的人可以通过申请豁免而服用,有的人却因程序不合法而被判定违规并受到处罚。另据报道,目前逃避尿检的研究甚至走在了兴奋剂检测的前面,有专门机构去帮助服药的运动员安全地通过尿检或血检。

除了豁免规则和检测技术被广泛诟病之外,反兴奋剂机构还被指责执法存在“挂一漏万”现象,被抓到的只是少数人,更多的人逃脱了制裁。

22届大满贯双打得主、网球名人堂成员施莱弗就秉持上述观点。在沃达斯科曝出哌醋甲酯药检阳性之后,施莱弗就质疑还有多少网球运动员正在使用同样的药物。

“我私下听说过许多网球运动员都在服用治疗多动症的药物,以帮助提高注意力。多动症药物是不是类似于大脑的米曲肼?我不知道到底有多少网球运动员真的用它来治疗多动症,还是出于别的目的,这涉及到诚信的问题。”施莱弗在个人社交媒体上写道。(来源:网球之家作者:云卷云舒)




转载请注明:http://www.hyslw.net/xjtyh/6363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