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绞痛艾灸调理的方法

来源:本文摘自《单桂敏灸除百病》,作者:单桂敏,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心绞痛的治疗

针对疾病:心绞痛

治疗方法:选膻中、内关、心俞和厥阴俞。温和灸用清艾条艾灸,也可以选用单眼艾灸盒。每个部位灸30分钟,每天灸1次,长期坚持。隔姜灸,可取黄豆粒大小艾绒,隔姜片灸于穴位上,每个次灸3壮,每天1次。

有这样一则留言:

“单医生您好!我按照你所说的方法炙治已经有一周了,一切都在好转,但是最近有点儿双腿酸困!我今年47岁……另外,我偶尔还会有心绞痛的感觉主要在早晨,每当心绞痛出现、我会感觉到颈椎以下的心俞穴有点胀痛。请问你如果我炙心俞穴会不会治好心绞痛。……问题太多了。麻烦你给解答一下。非常感谢你给我们提供这么简单便利的治疗方法。”

我的留言回复:

“你好,看来你艾灸已经初见成效,希望你多看我的文章,这些反应在我的文章都有介绍,你这几天出现双腿酸困是返病现象,我们在艾灸的时候都活或多或少出现一些不适,如果你的疾病较轻,返病的现象也就很轻,如果你有很多疾病,返病的现象就会显得很重。且反反复复,经久不衰。你才刚刚返病,以后可能还会出现各种情况,所以艾灸是一个体验疗法。

心绞痛用艾灸来治疗效果很好,可以选膻中、内关、心俞和厥阴俞。灸法以温和灸为主,也可以隔姜灸。温和灸可用清艾条艾灸,也可以选用单眼艾灸盒。每个部位灸30分钟,每天灸1次,长期坚持。隔姜灸,可取黄豆粒大小艾绒,隔姜片灸于穴位上,每个穴位每次灸3壮,每天1次。”

心绞痛表现为胸骨后或心前区发作性闷痛不适。轻者偶发轻微的胸部沉闷或隐痛,或含糊不清的不适感,重者疼痛较剧烈,可以为灼痛、绞痛、刺痛,可以向左肩背沿手少阴、手厥阴经循行部位放散,持续时间较短,多伴有心悸、气短、面色苍白、汗出肢冷,休息、祛除诱因或服用芳香温通药物后,疼痛可以缓解。其实它只是一个症状,很多疾病都可以出现心绞痛。

中医把心绞痛归做胸痛的范畴,心痛是由于正气亏虚,痰浊、瘀血、气滞、寒凝等病理产物阻于心脉,而引起心脉挛急临床以膻中或左胸部发作性憋闷、疼痛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证。本病多发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其诱发因素常为寒冷、饱餐、劳累及情绪激动。

胸痛最早见于《内经》,并对本病的病因、一般症状均有记载。《灵枢·五邪》篇指出:“邪在心,则病心痛”,后世医家丰富了本病的治法,明·王肯堂《证治准绳》用失笑散,清代王清任《医林改错》用血府逐瘀汤,治疗本病均收到了良好的疗效。其实,说到底,这个病就是因为病理产物瘀阻心脉所产生的。把心脉疏通,胸痛自然也就消失了。

膻中穴的主治疾病为胸部疼痛、腹部疼痛、心悸、呼吸困难、咳嗽、过胖、过瘦、呃逆、乳腺炎、缺乳症、喘咳病等。此穴位为人体任脉上的主要穴道之一。艾灸此穴可以迅速疏通淤阻的心脉之气,达到迅速止痛的目的。内关主治心痛胃疼、翻胃呕吐、心悸怔忡、失眠、胸闷等症,且具有强大的补益人体元阳的功能。人体元阳足,则血脉畅通无阻,正气也强,病理产物在人体内根本就站不住脚。心俞、厥阴俞,紧邻心脏,在病灶部位施灸,可以起到最直接疏通心脉气血的作用,因此效果很好。

需要额外注意的一点是如果出现心痛剧烈,持续不缓解,伴有汗出、肢冷、唇紫面白等症,则为心厥(真心痛)。《灵枢·厥论》中说:“真心痛,手足青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此为危急症状,医院救治,待病情稳定后方可进行艾灸治疗。

从最初参加工作到现在,我发现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是越来越多了,冠心病、心律失常、风心病等等患者是越来越多,而且越来越年轻,发生心绞痛的患者也越来越多。我想归根结底和现代人的生活方式有很大的关系。我常常用三个“了”总结现在的年轻人生活,“吃得太好了”,“工作太忙了”,“运动太少了”。因此,改变生活习惯很重要,我也给患有心绞痛的患者及现在正在过着三“了”生活的人提出三点要求:1注意生活起居,寒温适宜。2注意饮食调节,避免膏粱厚味,少食多餐,晚餐不宜过饱。3注意劳逸结合,坚持适当体育锻炼。

最后我给那位朋友留言到:

“40多岁的人,肯定会有很多不适,也是人到中年,所以也要经常锻炼,保持一个好心情。希望您按照我的方法继续艾灸,及时反馈。只要你积极治疗,这点小病没有什么的……艾灸治疗心绞痛……”




转载请注明:http://www.hyslw.net/yzyy/63578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