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是祖国医学的宝藏。近日,国际著名医学期刊《美国医学会杂志?内科学》发表我国成都中医药大学梁繁荣教授团队的一项针灸研究结果表明,在标准的抗心绞痛治疗基础上,针灸可减轻慢性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心绞痛症状,减少心绞痛频率和疼痛强度。
心绞痛,中医称“胸痹”,病因复杂,主要是因脏腑功能虚损、饮食不节或七情内伤导致的气滞、瘀痰,使脉络不通而发病。典型表现为突发的胸骨后的疼痛及压缩感,常持续数秒或数分钟。本症多因劳累、情绪激动、饱食、受寒等引起,心脉痹阻是心绞痛的根本病机。
在梁繁荣教授看来,针灸治疗心绞痛的机理是通过疏通经络、调整脏腑功能、行气化痰、活血止痛,进而达到止心绞痛的效果。研究证实,针灸治稳定性心绞痛疗效确切,安全性好,可作为心绞痛患者辅助治疗的有益选择之一,能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降低心绞痛发作程度,且有助于预防心绞痛复发。
目前,针灸治疗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应用已较普遍。稳定性心绞痛的特点是:近一个月心绞痛发作的频率、疼痛严重程度、疼痛持续时间,诱发因素的严重程度及缓解方式基本保持稳定。针灸重视“循经取穴”,临床治疗多会选择与“心病”密切相关的心经、心包经等经脉上的穴位为主,比如内关、膻中、少冲、神门、巨阙、心俞等。
心绞痛突发,身边无医生或针药时,患者或家人及时选用膻中、内关、至阳、通里等几个比较好找到穴位进行按摩,也能快速有效缓解心绞痛。但疼痛缓解后,仍需及时服药或就医。
心绞痛患者的日常保健也很重要: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心情平和,切忌生气、发火;重视保暖,避免受寒;饮食别过饱,少吃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控制糖摄入,多食蔬果和鱼类;戒烟限酒;坚持适量运动锻炼。
——来源:人民网
作者:蒲昭和
《针灸界》与各方人士共同发起“新针灸运动”
面对重大的机遇和挑战,我们针灸人决不能只吃祖宗饭!为推动针灸在理论、技术、针具、传承等方面的不断创新,推动针灸事业发展,让针灸和中医药更好地造福全人类,《针灸界》决定与社会各界有志之士一道,共同发起“新针灸运动”,同时借鉴达沃斯论坛的经验,以中国最高端、最有影响力的针灸创新交流合作平台为目标,每年组织召开一次新针灸运动论坛。
点击参与新针灸运动
▲新针灸运动发起人荣誉证书
MORE延伸阅读发起!邀请您成为“新针灸运动”共同发起人!报名!新针灸运动国际大会、世界大会!邀请!新针灸运动国际大科学计划,邀您共同发起!
“新针灸运动”中国委员会首届主席、副主席、常委、委员名单(第一批)每21秒就有1人死于脑中风,如何才能彻底远离它?
《针灸界》,针灸界专业新媒体,针灸科技强国建设的呐喊者,中医针灸走向世界的推动者,新针灸运动的发起者,针灸界中华十大影响力创新人物和创新机构评选的举办者!
《针灸界》愿和您一起发起新针灸运动,推动针灸在针具、技术、理论等方面的不断创新,以更好造福人类!
《针灸界》欢迎投稿、欢迎爆料,欢迎出任特约通讯员、评论员和研究员!投稿邮箱:xinzhenjiuyundong
.